突然,一张1934年的公园票下方,被人惊呼。
“有黏连!”
很细微的黏连,几乎不可察觉。
但眼尖的鉴定师眉头紧锁,仔细放大镜查看后,把这张1934年的公园票,小心翼翼揭下。
在公园票的背面,发现了更多的黏连。
不仅黏连,还褪色。
鉴定师麦克惊呼。
收藏爱好者们震惊瞪大眼。
苏富比会长更是吃惊地呆呆张了张嘴。
他自家的邮票,居然没发现背面还有一张?
虽然褪色,加上黏连,但是仅凭职业嗅觉,让苏富比老会长觉得,这张定然不简单。
“我父亲整理祖父收集的邮票,提前把限量款和珍品拿出来。”
“所以这张……”
老会长微微眯起眼,仔细辨认。
他就纳闷,这么珍贵的邮票,怎么会没有被好好保管,发生了几乎不可被原谅的收藏漏洞,黏连了?
直播间粉丝们弹幕区起飞。
“还能黏连?”
“邮票保存还有这讲究?”
“我以前老家,爷爷都是把邮票和照片压在写字桌的玻璃板下。”
“我奶奶也是,压在镜框下面保存的,时间一长就褪色。”
“我知道。
如果是纸和纸,长时间贴合保存,确实容易黏连。
但是需要经过至少十年以上的保存期。”
“而且,邮票最好放入现代邮册内收藏,不要随便放入信封或夹到书中,否则容易发生粘连。
也不要将邮票置于镜框或写字台的玻璃板下,这样容易使邮票褪色。
新买到的邮册,往往纸张有些潮,需要用干燥剂干燥一下,再把邮票插进邮册。”
“原来如此。”
“看个直播间还能在弹幕区涨见识?”
萧白低头兼顾一眼弹幕,赞赏道。
“现代有专门保存邮票的集邮册,能让邮票免受潮,也免受黏连和褪色。”
“但是在几十年前,或者20,30世纪,那时候集邮册基本都是用收藏本代替。”
过于古老的集邮方法,非常传统。
对于上世纪的邮票,更没有保存的概念,只是收藏过来后,找地方夹一下,夹进笔记本里,就算是保存好了。
潮湿,陈旧,虫蛀……
在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下,纸板的邮票极大可能受损!
而萧白发现的这枚背面黏连邮票,几近褪色。
要不是在萧白提醒下,鉴定师特地把公园票拿出来,用放大镜查看背面,还以为是公园票背后的胶水撕开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