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张康虽然发表了小组群的讨论话题,但他不驳斥萧白的观念,还十分坚定的维护萧白:
“不一定是假的。”
他心里乐开花:你们都来讨论啊!
我话不说满,万一是真的,我也不打脸。
如果是假的,那我第一眼判断就是对的。
魔都博物馆王教授一听,内心也嘀咕:
你个滑头!
故意让我接话?
哎,我就是不接话!
不给你打脸的机会。
魔都博物馆王教授在小组群内,也回复:
“我倒是觉得,萧馆长眼力不错,这件精残,确实未必是赝品。”
“吉小林博物馆会长,您觉得呢?”
皮球,一脚被踢到吉小林博物馆会长这里。
吉小林博物馆会长暗恨咬牙。
我觉得个屁!
你们一个个老狐狸,还故意坑我?
吉小林博物馆会长内心崩溃,但表面还是笑嘻嘻道。
“当然是真品。”
“清朝瓷器,大明底款,断言是后添款,但不是。”
“清军入关,统治北方,南片并未统一,工匠当地沿用前朝大明,才有大明康熙年制。”
“明朝臣子不愿接受国破家亡,忠于前朝的工匠,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留下底款。”
“后来多为普通老百姓的工匠,大字不识,依葫芦画瓢,描的底款,阴差阳错这件瓷器流传至今。”
吉小林博物馆会长一番话,让小组群内,各大馆长忍不住比出个大拇指。
流弊!
论起满嘴跑火车,还得服你吉小林博物馆!
这么绘声绘色的编造故事,我们怎么想不到?
吉小林博物馆会长心里无比得意。
嘿,不就是编故事么!
故事都不会编,还配说是会长?
能言善道,把假的添彩说成真的,才是收藏圈的本事!
与此同时,各种有关“大明康熙年制”
的故事,在全网媒体传得绘声绘色。
不仅是国内馆长,就连海外也有大量拍卖行代表,创始人,为萧白手中的后添款,标注一板一眼的注解。
苏富比拍卖行创始人,公开点赞萧白,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