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朱权跨步入殿,立即朝朱元璋叩首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
朱元璋随手摆了摆,威严冷酷尽显。
唯有王景弘能够深刻领会他性情之变。
面对朱雄时,他温和慈爱;对待太子朱标同样如此。
但其余之人,在他面前皆如蝼蚁般渺小可卑,甚至令人望而生畏。
朱权扫视坐于一旁的朱雄,目光闪烁却未多语,只是恭敬地看向朱元璋,“不知父皇召儿臣前来有何要事?”
“蒋琥,你来告诉他是何要事。”
朱元璋道。
“回宁王殿下。”
“大宁爆发战事,朵颜三卫叛乱,杀害我大明百姓,并攻破我数座城池。”
蒋琥迅速回复。
“朵颜三卫造反?”
“这绝无可能。”
“前年他们才刚刚归附我大明,况且我大明对他们恩惠甚厚,他们岂敢有此举动?”
朱权惊诧不已却又困惑重重。
“殿下,此时不是考虑他们敢或不敢的问题,而是他们已然实施了此暴行。”
蒋琳冷静答道。
“父皇。”
“是否应令儿臣即刻出发赴大宁镇守局势?”
“身为大明藩王,这理当是儿臣分内之责。”
朱权义正辞严地说。
“在蒋琥通报大宁战况前,我和朱雄曾经有个赌约。”
“我安排他留在都城担任兵部侍郎,然而他偏要奔赴战场。”
朱元璋带着些许嫉妒与懊恼说道。
言语之间隐约透露着不满情绪。
“朱将军,你也真是辜负了父皇的一片苦心啊。”
朱权微笑以对朱雄,心中却暗自佩服。
能拒绝这份荣宠殊为难得。
也难怪朱雄短短一年就由基层士兵升至大明最年轻的指挥使之职。
“皇上的安排固然是好意,但我渴望同袍战友共度难关,向往和兄弟们一起冲锋陷阵杀敌,而非久居于安乐的都城。”
朱雄淡然回应。
“那父皇与朱将军之间具体赌了什么?”
朱权又好奇询问。
“他就硬说大宁即将发生战事,我不信,遂同他下了这个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