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使世人知晓父皇对待有功之臣的真实态度,显示父皇既能以德服人又能以威服众。
不仅善识英才必予以赏赐,而且对有用之才定会重用不疑。”
朱标带着淡笑,将其思索的结果完整表述。
“标儿说得甚是有理。”
“比单纯的赏赐更有价值的是让天下之士知道其声名,这才是无上荣耀。”
“我们就是要让普天下知晓,我大明有朱雄这般勇猛善战的将军。”
朱元璋开怀地说道。
“还有啊。”
“朱雄确实年仅十七,实在年轻,父皇对如何嘉奖感到为难也是情有可原。
难道父皇就没有一点想亲眼看看这位屡立奇功、为国争光的猛将吗?”
“看他是否年轻气盛、还需磨砺,在父皇这样的睿智眼光下,不就很清楚了吗?”
朱标补充道。
“没错没错,你说得真对。”
“这就是关键所在。”
“我对这个朱雄真是满心好奇。”
“必须见见这个人。”
“等见到他,再考虑怎么重赏。”
“不如这样,写圣旨回北平,等那边的事情完全处理完后,让朱雄收拾完毕,再挑个日子让他前往应天府觐见。”
“朕一定要亲眼见识他一番。”
“等见过了,再决定给他怎样的荣耀和犒赏。”
朱元璋听了朱标的意见毫不迟疑,马上敲定了安排。
当天又来到议政殿。
“标儿啊,今日你爹真是欢喜得很哪。”
“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你知道以前元朝掌管天下有多暴虐吗?自从我们建立起大明,把他们赶出了中原。
但他们退居塞外一直是爹心头隐患。
然而这一仗下来,北元朝堂被彻底摧毁,他们的皇帝都丧命了。”
“这下北元是真的一蹶不振了。”
“未来草原必然陷入权力角逐之中,我大明边境短期内不会再遭受他们的威胁了。”
朱元璋满脸笑意。
“看父亲如此愉快儿臣也很高兴。”
“说实话。”
“就连我都未曾想到过朱雄能创造出这样震撼人心的功劳。”
“仅仅带领六千骑兵闯入蒙古腹地,攻克北元王庭,斩杀其主上——这些都是几乎让人难以相信的战绩啊。”
朱标感叹地说出这一系列惊世骇俗的事情。
“不仅是我们父子想不到啊,标儿你看不到那些大臣们的表情,也被这场胜利给深深震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