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转向众人,“诸位爱卿,尔等可看仔细。
这是何等辉煌战绩啊!
谁又能说当今大明无英才豪杰?难道不是与昔日霍去病相比也毫不逊色么!”
话音方落,朱元璋开怀一笑,声音激扬道,“霍去病曾以冠军侯威名显赫一时,但他若见今日之果,恐怕也要甘拜下风。
我大明能得如此战将,岂不令人振奋!
哈哈!”
回溯数载光阴,能让他发自内心开怀之事少之又少——马皇后出嫁之际、皇子标诞生成长之时、明廷建国、统一中原之后祭泰山典礼等等重大时刻,乃至嫡孙朱雄英降临世间方才绽放欢笑容颜;然而今日,却再度重临这一场景——只因此般壮举让其心喜难抑。
朱元璋心中暗想:大明朝出现了一员堪比西汉冠军侯的人物——生于洪武年间之朱雄。
无论时间流逝多久,这段丰功伟绩必会被史册铭记。
这位朱雄,于十七岁年龄就以六千骑兵击垮北方故敌,并全身而返、未伤一根寒毛。
殿中群臣齐声贺庆,望着眉飞色舞、喜悦溢于言表的皇帝陛下。
此刻不仅朱元璋自身难以抑制兴奋之情,众文臣武将们同样感受到深深震慑。
“朱雄虽年仅十六七岁,然则此般奇勋,诚为非凡。”
一位大臣低声叹道。
另有人接腔,“瞧着他的作为,便是那傲视群雄的蓝玉等淮西宿将怕也要黯然失色吧?”
另一文士感慨连连:“确实呀。
此番勋绩,确实远超当年冠军侯所立。”
随即继续评价,“朱雄胆量智慧着实让人捉摸不定。
竟能使得陛下如此欢喜雀跃。
往后必然成为朝堂上冉冉升起的新星,并手握重要权力。
最难得之处在于年纪轻轻,前程不可限量。”
复有人提及,“犹记早前征伐过程中,他就曾在击败过王保保后被授予正五品守备一职,而后屡破坚城甚至最终攻占了北元都城。
皇上为此再次嘉奖提擢,使得朱雄从原本五品跃升两级,年仅十七已是四品指挥使衔,并领辖大军达五万人。”
“唉!
看看人家。
我快五十岁了才刚升任到五品位置,反倒连个年轻后辈都不如了。”
更有议论纷纷者推测,“这一次他再树惊世巨功,消息传遍天下之时必定轰动各界,届时肯定少不了皇帝再降恩命予以嘉奖。”
一旁的大人们已隐约感知,朝廷内部将很快增添一员掌握强兵的新秀。
他们共同仰望那位青年身影,交口赞誉:
“此人当属人中豪杰。”
徐辉祖心里默默叹道:“真遗憾,要是妙锦喜欢的是朱雄就好了。”
“朱雄这个名字…”
徐辉祖心中暗忖:“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是何许人物。”
朝堂之上,既有对朱雄钦佩的官员,也不乏心怀嫉妒之人。
尽管朱雄凭借生命拼来的战绩毋庸置疑,他的晋升全靠军功,但依然有人心里不服。
“朱雄这份礼物,再加上老四送的礼,确实相当可观啊。”
“我很满意。”
朱元璋哈哈大笑,难掩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