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元璋听了有些尴尬,摸了摸胡子,若无其事地说道:
“嗯,看来报社的人听说了我们的评价,知错就改了啊!”
“你把最近没看的报纸都拿过来,咱们得好好看看,这**梅写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
“在这深宫里,居然这么多人在议论这事,真是少见!”
宋利听完立刻行礼,转身到偏殿取报纸去了。
朱元璋近来并不太看报纸,但宋利不能因此就忽视这项工作。
而且报纸会第一时间送到宫里,宋利也不需要费力去取。
即便朱元璋暂时没看,宋利也能直接拿出一沓整齐堆放好的报纸。
宋利抱着报纸来到朱元璋面前。
一开始朱元璋没太注意,但翻到第五篇时,老脸突然涨红。
“这…这是什么?”
朱元璋身为皇帝,后宫佳丽无数,阅人无数,对于这类事并非完全陌生。
他年轻时也曾见过一些**图之类的东西。
但这种直白描述风月之事的文章,他还从未见过。
而且写得还挺有意思!
朱元璋惊讶片刻后便沉默了,一旁的宋利忍不住开口了。
作为朱元璋的近侍,宋利的主要职责是听令办事,如今朱元璋明显有心事,他如果不问清楚,岂不是白做了这份差事?
“陛下,若是报纸有问题,老奴这就去大明周报社一趟?”
朱元璋愣了一下,摆手道:“不必了!”
“我只是突然看到这些风月之事觉得意外而已!”
“第一次见有人如此直白地写闺房之事,还写得如此生动。
”
“对了,这样的书,那些酸儒怎的没有痛骂?”
“他们平日里不是最爱口是心非吗?”
“这种事情他们做起来一向偷偷摸摸,如今竟被写成书,公然登载在《大明周报》上,难道他们没反对?”
宋利嘴角微扬,随后严肃说道:“起初确实引起了一些*动,不过近来新晋探花解缙在青楼醉酒提及**梅,反而为这本书正名了。
”
“在他看来,此书虽嬉笑怒骂、酒色财气俱全,实则是一本难得的警世之作!”
“嗯?”
朱元璋疑惑地哼了一声,随即面色凝重,重新拿起刚搁下的报纸仔细阅读。
既然这句话能在士林中流传开来并得到多数认可,那么解缙的话应该很有道理。
警世良言?
再看看!
朱元璋第二次拿起报纸,已不像先前那样惊讶失措。
他不再纠结于那些风月描写,而是认真研读故事、判词及人物行为。
越看脸色越不对劲。
这写的内容怎么如此熟悉,像极了大明啊。
作为一位勤勉治国且能力卓绝的开国皇帝,他对大明的情况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