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朱标父子三人便可放手去做想做的事,而他则安心做个幕后之人,享受平静生活。
虽然历史上朱棣(永乐帝)治理国家颇有建树,但如今有自己在,胡大老爷并不想过多参与其中,只想过自己的小日子。
出风头的事,胡大老爷向来不感兴趣,但若是在暗处指指点点,他却乐此不疲。
键政这种事,对他来说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而已,完全无压力。
在他看来,朱标继位后的大明未必逊色于永乐年间。
朱标的性格和他的关系,使得他若有好的建议,根本不用担心不会被采纳。
这岂不是比朱棣登基更好?
要是朱老四即位,凭胡大老爷的身份地位,恐怕连现在这样逍遥自在的日子都难以为继。
毕竟他和朱标才是真正的亲戚,而朱老四隔着一层关系。
而且,朱老四若真的上台,对像胡大老爷这样的“旧臣”心存忌惮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朱老四你还是安心做个大将军吧,皇位你是别想了。
甚至,胡大老爷已经在考虑如何提升整个皇家的身体素质了。
他并不打算给朱家的人送药膳,而是想着借此机会改变一下皇子们的课程内容。
长久以来枯燥乏味的教学确实需要调整。
刚好这些皇子被关在宫里,精力充沛,不妨让他们活动活动。
两天后,胡大老爷如约来到宫中,径直前往大本堂。
经历过两次“课堂震撼”的皇子们,此刻表现得十分乖巧。
尽管大本堂里只有几个不起眼的小太监,皇子们却显得格外恭敬。
胡大老爷一进屋,他们便整齐地起身行礼。
胡大老爷刚想开口,那些人便主动拿出上次的作业——大明堪舆全图。
胡大老爷仔细审视了一番,觉得尚可。
尽管有些不够规范,但大致能让人明白大明的疆域分布。
为了检验学生们对疆域的认知程度,他在查看作业时随意提问,结果这些学生的表现让他十分满意,回答虽稍显生涩,却无明显错误。
与此同时,朱元璋听说今天是胡大老爷授课的日子,兴致勃勃地带着孙子朱雄英前来旁听。
朱元璋凭借独特的成长经历,在处理皇权传承方面显得与众不同。
历史上因继承问题引发纷争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朱元璋却确保了太子朱标的地位稳固,无人质疑。
不仅朝中大臣与百姓认可这一安排,就连有心谋取功名的人也放弃了念头。
不仅如此,朱标之子朱雄英作为嫡长孙,其地位也同样不可动摇,他自幼受到朱元璋夫妇的精心栽培。
可以说,朱标作为皇子中的唯一,朱雄英便是皇孙里的唯一。
这样的亲自抚养待遇,是专属于朱雄英的。
其他皇孙连想都不敢想。
即便是历史上朱允炆,也不过是在朱元璋无奈之下,被带在身边教养了几年。
即便如此,朱允炆也一直住在东宫,而非像朱雄英那样从小就在坤宁宫长大。
这也足以看出明朝皇权传承的布局。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父传子、子传孙,并且一开始就全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