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暗中质疑胡仁彬的身份时,那宣读完任命书的吏部郎中,完全无视刚升职的前任县丞,径直来到胡仁彬面前,笑眯眯地说道:
“仁彬,几年不见了,还记得老夫吗?”
胡仁彬苦笑着拱了拱手:“张郎中,风采依旧,下官当然记得!”
张守成听后心中大喜!
哈哈,少爷还记得我,这是大好事啊!
不过,尽管心里高兴,他依然板着脸说道:
“怎么,几年不见就疏远我了?”
“以前你可是叫我很亲切的‘张叔’呢!”
胡仁彬张了张嘴,看了看周围一脸惊讶的众人,最终还是苦笑着再次拱手,喊了声“张叔”!
听到这声“张叔”,张守成心满意足。
自己辛苦跑到上元县,不就是为了这个称呼吗?
哈哈,没白跑一趟!
“仁彬啊,说实话,县令的任命书上原本写的就是你的名字。
”
结果被令尊拦下,改了!
张叔怕你心里不痛快,特意找来了这份差事,就是想让你开心点。
有什么委屈尽管跟张叔说。
看着这对完全不将旁人放在眼中的“叔侄”,整个上元县的人都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胡县尉究竟是什么来头?
越来越看不懂了。
---
关于胡仁彬的身份,上元县内众说纷纭。
上元县虽地处偏远,但毕竟是应天府管辖下的县份,与府衙及各大衙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胡仁彬到任的第一天起,关于他的背景就有无数猜测。
起初人们以为他是胡大老爷府上的人,毕竟同姓。
可后来发现胡仁彬行事低调,完全不符合胡家嫡子的身份。
很快,大家就排除了这个可能性。
无论众人如何揣测,始终偏离事实甚远。
而胡仁彬对这些议论毫不在意,游刃有余地应对着。
当年即便他有些纨绔习气,也无法掩盖他胡家大少爷的真实身份。
那些年,他在胡府见过的世面,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
什么样的官场人物、什么样的场合,他没见过?
比起上元县那些吏员和乡绅的小聪明,当年能进入胡府的,哪一个不是精明过人?
他们都是能在明朝开国朝堂站稳脚跟的厉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