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纯属巧合。
上元县去年遭遇水灾,胡仁彬虽未直接参与,但该县治水成效显着,令人刮目相看。
以往类似功绩仅获嘉奖,而今年因李善长案牵连多人,职位空缺较多,上元县令脱颖而出。
资历和能力虽不能说顶尖,但也远超他人。
于是,他被调任他职,上元县令一职空缺。
按规矩应由吏部决定,但全县上下早已认定胡仁彬将继任。
毕竟提拔本地官员乃惯例,而胡仁彬背后的势力无人能敌。
不仅在上元县,即便在整个大明,能与他抗衡的也寥寥无几。
胡仁彬在上元县同样享有不错的声誉,虽谈不上才华卓绝,却也算得上积极进取之人。
可以说,他有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
吏部对胡仁彬的情况最为了解,索性顺其自然,将县令一职授予了他。
这是否也是为胡大老爷积德?
---
胡大老爷的生活并未因外界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对他而言,专注于享受生活远比关注外界的喧嚣更重要。
老前辈曾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诚哉斯言!
他不仅依赖杜康,还需要陪伴。
从信息丰富的现代社会跌入这个时代,即便拥有诸多优势,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仍难以倾诉。
作为远离**和**的胡大老爷,如今只能靠这种陪伴来缓解内心的不安与失落。
或许,这不过是胡大老爷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罢了。
毕竟,他并不追求功成名就,能如此安逸地生活已属难得。
然而,总有一些人与他的关系密不可分。
这个人能够光明正大地表现出谄媚姿态,皆因他是胡大老爷的*!
要知道,昔日的胡大老爷可是当朝丞相。
听到胡大老爷的回答,张守成几乎喜极而泣。
眼前的这位显然已被胡大老爷的派系深深影响。
结果,他的无奈之举反而让他得了不少好处。
听到外面带着些许谄媚的呼喊声,胡大老爷一愣,随后若有所思地撩开车帘,向对方打了声招呼。
胡大老爷的权势起伏不定不说,更重要的是他关门闭府只顾自己享受的态度,让不少追随者感到头疼。
然而,这一天,胡大老爷懒散地起床,准备去教坊司视察工作时,一辆马车突然挡住了他的路。
尽管后来胡大老爷退了下来,但他和大多数人的联系都已中断。
许多当年的同僚、朋友,都被李善长拉去一同受刑。
“胡大人,我是张守成。
”
要知道,胡大老爷只是辞官,并未去世,若切割得太彻底,他可能会陷入两难境地。
而张守成没有投靠李善长!
毕竟李善长和胡大老爷一样出身淮西,还是胡大老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