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假千金回村种田,真豪门痛悔发颠 > 第177章 小今越(第2页)

第177章 小今越(第2页)

夏芜和季云舟从水井小院搬到了后山谷初步建好的小木屋,真正开始了他们的二人世界。站在木屋前,可以俯瞰整个桃源小区和更远处的东华镇。

一天傍晚,夏芜收到林涛发来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预约制实施后,游客体验感和本地居民满意度均有提升。她笑了笑,将平板电脑放到一边。

季云舟递给她一杯刚泡好的、秦教授送的安神茶,问道:“又在想工作?”

夏芜接过茶杯,摇摇头,望着山下愈发繁盛的灯火和袅袅炊烟,轻声道:“不,我在想,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生活了。有事可做,有人可爱,有梦可期,还有这么一个大家共同守护的‘桃源’。”

夜色渐浓,桃源社区的灯火,一盏一盏,温暖而坚定地亮着,如同星辰坠入人间,每一盏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互助与新生的故事。

山谷婚礼的温馨余韵尚未散尽,桃源社区的日常节奏依旧平稳而充满活力,但正如任何成长中的生命体,烦恼与挑战也如影随形,交织着进步的喜悦。

周倩倩的“周妈面点”迎来了品牌化的第一步,却也遭遇了意料之中的困境。与桃源商超的合作正式启动初期,周倩倩几乎泡在了食品厂的标准化车间里。将她依赖手感、火候的家常手艺,转化为精确到克、统一流程的工业化生产,并非易事。

“周姐,这一批的包子馅料咸淡好像有点出入。”食品厂的质量检测员拿着数据单找到她。周倩倩尝了尝,确实,大锅搅拌不如她小锅慢炒来得均匀入味。

王月霞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急,妹子,这都是必经的过程。咱们慢慢调整配方和工艺,既要保留你那个‘家’的味道,又要保证每一批都一样好。”

那段时间,周倩倩常常忙到深夜,反复试验。孙小霖放学后就在食品厂的休息区写作业,懂事的他还会给妈妈和王阿姨倒水。周倩倩看着儿子,疲惫之余更添动力。终于,在经历了数次微调后,“周妈面点”的标准化产品成功上线桃源商超熟食区,清晰的logo和“手工传承,家的味道”的标语颇为吸引人。首批上架很快售罄,市场反馈良好,尤其受到追求健康便捷的年轻家庭欢迎。周倩倩拿到了第一笔可观的分成,她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名字可以成为一个被人信赖的符号。然而,她也清楚,这只是开始,如何持续保证品质、应对可能出现的竞争,是摆在她面前的新课题。

中药堂的扩建工程顺利完工,崭新的“桃源中医馆”悄然挂牌。宽敞明亮的诊室,设施齐备的理疗室,还有弥漫着药香的中药房和煎药室,环境比之前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更重要的是,学徒们拥有了独立实践的空间。在几位老先生的严格把关下,资质较好的学徒开始尝试接诊一些常见小病。

其中,一位名叫李明远的年轻学徒表现尤为突出。他理论扎实,又肯钻研,深受秦教授喜爱。这天,一位附近村的村民带着感冒发烧的孩子前来就诊,恰巧几位老中医都在忙,李明远在孙老的鼓励下,忐忑地接诊了。他仔细望闻问切,开了方子,又请孙老最终审核。孙老看完,只微微点头,示意就按这个方子抓药。

几天后,那位村民特意找来,感谢李大夫药到病除。李明远激动得脸都红了,连连摆手说都是老师教得好。这件事在学徒中传开,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秦教授捻须微笑,对夏芜说:“薪火相传,不外如是。假以时日,此地必成名副其实的中医传承之地。”但老先生们也深知,独立接诊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如何平衡鼓励与风险,确保医疗安全,是他们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小镇旅游的持续发展,果然带来了新的文化碰撞。周末,一批从大城市来的游客涌入东华镇,他们习惯了快节奏和高度商业化的服务,对小镇相对原生态、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些许不适。有人在网上吐槽桃源商超的收银速度“太慢”,抱怨某些特产“包装不够精美”,甚至对居民自治委员会管理的、略显“随意”的小区环境指指点点。

这些声音通过林涛反馈到了夏芜这里。夏芜召集了居民自治委员会的代表和镇上的几位商家开会商讨。

一位在镇上开了几十年杂货铺的老店主有些激动:“咱们镇子就这样!嫌慢别来啊!非要弄得跟城里商场一样急匆匆的才算好?”

林涛冷静地分析:“老爷子,您消消气。游客的反馈虽然直接,但有些也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收银效率确实可以培训提升,包装设计也可以请专业的人优化一下,这并不改变我们产品的本质。我们要做的,不是完全迎合,而是在保持我们特色的基础上,提升体验感。”

夏芜赞同林涛的观点:“桃源的核心是‘真’和‘暖’,不是‘旧’和‘乱’。我们可以加快收银速度,但保持微笑服务;可以改进包装,但确保内容物真材实料;可以向游客解释我们自治管理的理念,争取理解。关键是找到平衡点。”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由自治委员会出面,在小区和商超增设一些温馨的提示牌,介绍桃源的社区文化和理念;商超则对员工进行一轮服务礼仪和效率培训;同时,鼓励本地商家在保持特色的前提下,适当优化消费体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小镇居民与外部世界的一次对话和磨合。

而夏芜和季云舟,则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甜蜜“负荷”。婚后生活平静而惬意,但夏芜逐渐察觉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嗜睡、口味改变。她悄悄去了一趟中药堂,请孙老帮忙诊脉。

孙老闭目凝神片刻,睁开眼,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滑脉如珠,流转有力。小夏啊,恭喜你,这是喜脉!已经快两个月了。”

尽管有所预感,但确切的消息还是让夏芜愣住了,随即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惊喜、慌乱和难以置信的暖流涌遍全身。她第一时间告诉了季云舟。一向沉稳的季云舟,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几秒,然后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我……我马上回来!”

当晚,山谷小木屋的灯光温暖异常。季云舟小心翼翼地拥着夏芜,手轻轻覆在她尚且平坦的小腹上,眼神里的光芒比星辰还亮。

“怕吗?”他低声问。

夏芜靠在他怀里,摇摇头,又点点头:“有一点。但更多的是……好奇和期待。”她感受着体内正在孕育的神秘生命,一种前所未有的连接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个孩子,将不仅是他们爱情的结晶,更是深深扎根于这片桃源沃土的新生力量。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在核心朋友圈里传开。王月霞高兴得又要掉眼泪,直说要给孩子做最软和的衣裳;秦教授开始琢磨安胎养身的药膳方子;连左乐都送来了一个精致的平安锁。

夏芜摸着肚子,对季云舟说:“看来,我们的闲适日子要告一段落咯。”

季云舟吻了吻她的额头:“是另一种更忙碌、也更幸福的开始。”

夏芜还是很期待这个小生命的,怕她在山上没人照料,刘桂珍说什么都要她搬回家里,季云舟这个新女婿自然也跟着回来了,一时间,家里有些拥挤。

晚饭后,杨洪恩给夏芜号脉,脉相平缓有力,夏芜身体素质很不错,怀孕两个多月也没有太大的反应,吃好喝好睡好,也没有孕吐。

刘桂珍小心翼翼地问:“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