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倩和孙小霖在桃源小区的新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也照进了母子俩的心底。孙小霖在自己的小床上滚来滚去,兴奋地宣告着对这片小天地的所有权。周倩倩看着儿子眼中久违的光彩,觉得一切奔波都值得了。
安顿下来后,生计问题成了头等大事。周倩倩盘算着手里的存款,决定从最拿手的面食开始。她在小区公示栏贴了张手写的小广告:“供应手工馒头、花卷,接受预定,可用新鲜蔬菜交换。”字迹娟秀,带着一丝试探性的期待。
起初几天,响应寥寥。周倩倩心里有些打鼓,是不是价格定高了?或者大家对外来户的手艺不信任?
正当她犹豫时,对门的邻居,一位姓王的阿姨敲开了门。王阿姨快人快语:“小周啊,我看到你贴的单子了。光写馒头花卷太简单了,咱们小区天南地北的人都有,你好歹弄点带馅儿的,包子、饺子什么的,肯定更受欢迎。”
周倩倩眼前一亮,这真是当局者迷!“王阿姨,您说得对!可我刚开始,设备不全,就一个普通的蒸锅,一次做不了太多……”
“哎哟,这有啥!”王阿姨摆摆手,“我家有个大的多层蒸锅,平时闲置着,你先拿去用!都是邻居,别客气。你先试试做点肉包子、素菜包,我帮你跟老姐妹们宣传宣传!”
王阿姨的热情像一阵暖风,吹散了周倩倩心头的迷雾。她感激地接过蒸锅,立刻着手准备。第二天,她做了几笼试验品,肉包馅大皮薄,素菜包用的是小区菜地刚摘的青菜,清爽可口。她让孙小霖给王阿姨和对门几家相熟的邻居送了些尝尝。
很快,反馈就来了。不仅是好评,还有实实在在的订单。有人用一把小葱换两个包子,有人用几个鸡蛋换一袋馒头,更多的是直接付钱预定。周倩倩的小本子上,记录得密密麻麻。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面、调馅、上笼蒸,厨房里弥漫着温暖的面香和蒸汽。
孙小霖也成了妈妈的小帮手,放学后负责将预定好的食物装袋,送到邻居家门口。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更多邻居,性格越发开朗。周倩倩的“周妈手工面点”渐渐在小区里有了名气,虽然忙碌,但内心无比充实。她发现,靠自己的双手,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真的能扎根下来。
“啥?租铺面?”
这天,桃源小区自治会的几个管理人员找到周倩倩,告诉她小区朝外的一圈商铺正在招租。
“这也是夏总给的福利,说要把这些商铺用到实处。你也知道,咱们小区里好多都是外来人口,放弃外地工作来到这里,肯定得有生活来源,最近这段时间,不光是你在想法子挣钱,其他人也是。”
“三栋有个会做面的,五栋有个会做饼的,小区里就想着,要不你们三个人合伙开个早餐铺子,一来大家吃早餐方便,二来也能给你们找个正经的工作挣钱,你看怎么样?”
周倩倩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赶忙问租金多少。
租金不高,商铺的租金最终也是用到小区自建设的,说不定哪天就不用小区租户自己出物业费了,一切都得看盈利。
桃源小区人流量很大,尤其是一些外地的游客,j来东华镇旅游必定要来看看桃源小区,逛一逛门口的桃源商超。
很多客人开车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都有,下车肯定想吃顿热乎饭。
周倩倩这几个妇女,做些家常便饭没什么问题,把她们整合到一起开店,也是大家的主意。
租金不高,还有人合伙,这再犹豫就太傻了。
周倩倩毫不犹豫就同意合伙开店,然后被自治会的人介绍和另外两个小伙伴认识。
年纪大的女人叫宗红,今年五十六岁,她结婚早,有个老伴,还活着,千年的时候两个人离婚了,她和老伴有俩孩子,一男孩一女,男的去国外不回来,女孩嫁外地,也不怎么回来。
宗红和她老伴离婚的原因很简单,吃了一辈子苦,老了不想吃苦了。
她年轻的时候,那男的就出轨,找三啊四的,闹了大半辈子,不光出轨,他还家暴,宗红不能有什么意见,不能他就打人。
孩子还小的时候,宗红为了孩子强忍着,那男的能挣钱,不离婚好歹对孩子有好处。
终于把俩孩子都养大了,宗红要离婚,却得不到两个孩子的支持,要么就是说她都忍这么多年了,再忍忍怎么了,要么就说她这个岁数离婚丢人,闺女儿子都认为她一辈子不工作,在家里光享福了。
再说他们爸爸出轨家暴的事,就说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
宗红有苦说不出,被儿女们这样说,一咬牙又忍了许多年。
直到儿女成家立业,她身体越来越差,一想到后半辈子还要伺候她老伴,她就受不了,终于闹来闹去,闹离婚了。
她离婚是净身出户,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没钱没娘家了,孩子也不盼她好,希望她早点吃够苦头回他们爸爸身边去。
宗红来到桃源小区,因为她年纪大,所以没有单独的套间,而是和其他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单身妇女共住一个套间,对她们来说这里就是她们的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