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夏长海,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百分百能猎到某种猎物。
更别说是特定的目标了。
熊瞎子可比其他山里的畜生狡猾得多,老一辈的人都清楚这一点。
山野之间,论嗅觉灵敏,要数鹰眼、熊鼻、鹿耳。
熊瞎子的嗅觉,灵敏程度甚至比猎狗还厉害十倍!
它辨别气味的难度系数极大,就算有成功的案例,也没法复制。
不然的话,哪还轮得到猎狗干活儿。
早就该人手一只熊瞎子在山里追猎了!
猎人在山里追踪熊瞎子,很多时候人还没看见熊瞎子,熊瞎子就已经察觉不对劲了。
碰到这种情况,压根没办法顺着踪迹找下去。
凭猎狗的速度,追上熊瞎子倒没什么问题。
但关键在于,追上并不代表能制住熊瞎子。
不,更准确地说,是肯定制不住。
想想就明白,夏长海手下那么厉害的大狗,也就勉强能制住黑瞎子。
可棕熊却能猎杀黑瞎子。
这一内一外的差距,大到没法形容!
不过是一头熊瞎子,又不是什么逃犯。
再加上连具体位置都摸不着。
忙活几天后,众人就算再不甘心,也只能放弃。
本来这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
山里的畜生伤人又不是什么稀罕事,几乎每年都有。
充其量就是说这次伤人的熊瞎子个头大、更活跃。
能让大家多议论一阵子罢了。
谁都没想到,到了那年秋季,有人跑回生产队说,在大青石顶子下面的圆枣子沟里,又瞧见那头熊霸了!
特征完全吻合:
有一只耳朵是黑色的。
之前猎鹿人遭难的时候,啥都没记住,就记住了这个特征。
一听说那畜生还出现,当天就有人忍不住了。
几个老手凑到一块商量好法子,一人扛着一杆56式半自动步枪,就往山上赶。
结果还是老问题。
人还没走到跟前,那熊瞎子就闻着味跑了。
现场只留下几大滩墨绿色的稀便。
狗闻到气味后,根本牵不住,还伤了狗……
人围上去,连熊霸的面都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