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走后,
母亲李锦娴说道:
“你这傻孩子,那么着急干什么,还可以还价呢。”
“哪怕就还一块钱,100把也能省下100块。”
夏长海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当然知道还价能多赚些钱,
但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做生意别想着把每个环节的钱都赚到手,
很多时候让点利,看似吃亏,
到最后反而能赚更多!
近万元的超级大单,夏长海确实有还价的资本,
不用说,
在已经谈好的价格基础上,再每把还2-3块钱,是没有问题的,
但李锦娴忽略了一点,
就是数量问题,
国家大量出口灰皮子这消息又不是什么秘密,
连赵二溜都能在路边听到,
可想而知有多少人知道,
夏长海从不觉得自己是世上最聪明的人,
他能想到囤积气枪赚钱,别人也能想到,
实际上,夏长海甚至怀疑已经有人这么做了,
只不过本金或许没有他多,
本来起步就慢,这时候再纠结三块两块的差价,
拿什么去激发对方的积极性?
少还三块钱,日后说不定能多赚三百,
多吗?
未来气枪要是涨到一百多元,
无非就是四五把枪的利润,
夏长海现在要的是速度,是数量,
别说还价,李伟邦姐夫要是能快点凑齐,倒贴钱都可以,
他甚至愿意在原价基础上再加几块钱!
有着几十年从商经验的夏长海,比谁都清楚,
在什么阶段,该注重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