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动物冬眠的季节。
这时候上山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
猎物的数量还很少。
光是寻找目标就得跑很远的路。
成功率怎么可能高呢?
一开始被问到这个问题。
夏长海还试着从声音、环境、物种分布等因素给人解释。
结果到最后发现。
那些都是废话。
不是说他讲得不对。
而是别人根本听不懂。
听不懂和没讲有什么区别呢?
最后,夏长海用一个答案说服了所有人。
冬季,干扰少!
其他季节进山,到处都是花香果香。
再加上其他各种各样的味道。
猎犬很难有效地追踪猎物。
但冬天就不一样了。
山里除了雪还是雪。
几乎没有别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猎犬的鼻子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低下头甚至能当作活的探路器!
也正因如此,当猎犬开始嗅闻时,夏长海马上举起了枪。
“喜栋,有活儿干了!”
他说着,松开了手中的绳子,只吐出一个字:“去。”
接到指令,猎犬立刻就蹿了出去。
很明显,宋村长给的这条猎犬确实很出色。
它在雪地里行进的路线并非直线,而是呈S型。
这种前进方式尽管更耗费体力,却能最大程度降低被发现的可能性。
要是猎物中途折返,或者悄悄躲在一旁,猎犬都能第一时间察觉。
这样一来,猎人的生命安全就能得到保障。
跟着猎犬走了大约二里地,让夏长海感到意外的是,路竟然越来越平坦。
那只熊好像没往山上走,反而跑到山下了,大有再次袭击人类的架势。
这让夏长海越发警惕,事出反常必有妖,对于这种做出反常举动的山中野兽,必须更加小心。
夏长海可不想像个肉包子一样,被熊一口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