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搬山派,竟然用炸药开道,得毁掉多少陪葬品啊!”
一想到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财富被毁掉,严家庆就心如刀绞,杀意也更浓了。
他暗暗下定决心,这伙人一个活口都不能留!
就在严家庆思考该联系谁的时候。
突然听到背后有奇怪的声音。
听这动静……
像是……呼吸声?
……
梨树坡,坑洞里面。
夏长海三人在墓里逐个翻找。
明代官员的墓葬,有着统一的规格。
像翰林院编修这类七品官,官方标准是“茔地二十步,坟高六尺”。
但是……
众所周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明代官员下葬的时候,不用“官员”的名义,而是用族长或者乡绅的名义。
这样就能绕过限制,没人能挑出毛病来。
这位探花郎也是这样做的。
不过,规模虽然不算小,但对夏长海来说,墓里的东西不算丰厚。
实在是有些寒酸。
三人在里面忙活了半天,除了铜钱、银锭等财物,大多是日常器具。
像漆器、木器之类的。
正如夏长海担心的那样,墓内很多器物已经碎裂,
部分完整的,主体上也满是裂痕,只有少数几件看着没有受损。
对此,夏长海倒也坦然。
又要效率,又要稳妥,哪有两全其美的事情呢?
把所有东西都收拾好后,夏长海开始清点收获。
抛开金银不说,最值钱的是几块玉佩和翡翠。
毫无疑问,这位探花郎是个清官。
至少,不是贪官。
否则,陪葬品不会这么少。
不过,夏长海已经很满足了。
本来就是不义之财,要是再挑三拣四,就太不知好歹了。
再者说,别看这些东西现在价值一般。
有些甚至还不如粗粮值钱。
但放到几十年后,在黑市上可都是天价!
普通人只要有一件,就能改变命运,更何况有这么多呢!
夏长海小心地把东西包好,放进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