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旅行,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不带预设的偏见,去观察,去聆听,去感受这种复杂性本身。
这可能比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更有意义。”
柳如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陆沉的话,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她明白了,真正的理解,源于包容和接纳,而非简单的评判。
【这个问题问得太有水平了!
柳总的思考越来越深了!
】
【陆总的回答也好棒!
充满了智慧和格局!
】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旅行直播了,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啊!
】
【承认复杂性,这才是看待世界应有的态度。
】
傍晚时分,为了体验华盛顿的另一面,他们去了历史悠久的乔治敦(GeOrgetOWn)社区。
这里与国家广场的宏大庄严截然不同,充满了欧洲小镇的风情。
古老的运河,维多利亚风格的联排别墅,鹅卵石铺就的小巷,以及街道两旁林立的精品店、画廊和高级餐厅,都让这里的节奏慢了下来。
他们找了一家临街的餐厅,坐在室外,点了一份著名的马里兰蟹饼和一杯白葡萄酒,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陆沉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给柳如烟。
“又给我准备了礼物?”
柳如烟惊喜地打开盒子。
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精巧的银质书签。
书签的顶端,是一朵盛开的、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樱花。
“华盛顿的樱花是美日友好的象征,每年春天,潮汐湖畔的樱花盛开,是这座城市最美的景象之一。
虽然我们错过了樱花季,但我希望这枚书签,能为你留住华盛顿的这份美丽与诗意。”
陆沉柔声说道,“也希望,它能陪伴你,阅读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精彩的故事。”
“谢谢你,陆沉。”
柳如烟将书签握在手心,冰凉的触感和温暖的心意交织在一起。
从新奥尔良的萨克斯胸针,到华盛顿的樱花书签,他总能用最细腻的方式,为她们的每一段旅程,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记。
在华盛顿的最后一天,他们没有再安排紧凑的行程,只是在公寓里悠闲地度过了一个上午,整理着照片和思绪。
柳如烟在自己的旅行日记上,郑重地写下了对这座城市的感悟:
“华盛顿,一座用大理石和纪念碑写成的史书。
它庄严,却不冰冷;它宏大,却也细腻。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国家的理想,也看到了它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挣扎与代价。
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遥远的过去,它就活在当下,在我们行走的每一寸土地上,在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