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线是一维,由无数条线组成的平面是二维,而我们所处的空间便是一个由长、宽、高构成的三维世界。”
魔导科学的课堂上,科林殿下的声音温和而清晰,那和煦的笑容就像雪原上初升的阳光,让人挪不开视线。
在他的身后,一根由光元素构成的坐标轴正在缓缓旋转,向在场的学生们直观地展示着那个名为“维度”的陌生概念。
事实证明,太帅的人不适合当导师,哪怕只是客串。
毕竟绝大多数的视线都聚焦在了他的脸上,而不是他身后的黑板。
不过话虽如此,罗炎也并不在意。
他的预期从一开始就放得很低。
哪怕只有百分之十的魔法学徒听进去了他的学说,对于知识的传承而言也已经足够了。
“……那么我想问诸位的是,我们的世界是否存在第四个维度?而如果存在,它又会是什么样的?”
这个有趣的问题让台下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阶梯教室里传开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难道是时间?”
“不……我倒不觉得是时间,时间是我能清晰感受到的东西,我甚至知道它从哪来又到哪里去。然而一条二维的线段理论上是完全触碰不到一条不属于它的坐标系的,还记得科林殿下在讲代数时提过一嘴的概念吗?”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能否清晰感受到并不应该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标尺……”
在那窃窃私语的声音中,思辨的光芒前所未有的闪亮。在这座号称奥斯大陆知识之结晶的殿堂,曾几何时这一幕是极为稀有的,唯偶尔有那么几个离经叛道的学者会引导他们的学生去做类似的思考。
大多数导师在无意识中言传身教的东西都是另外的两件事情——在机会的面前像猴子一样迅速窜上去不择手段地掠夺,而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则像乌龟一样缩在龟壳里装死。
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着的不只是年轻的学徒们,坐在后排旁听的几位助教和导师同样听得无比认真。
他们下意识地将这个概念与他们正在研究的“虚空”联系在了一起,眼中闪烁着求索的光芒,而也确实从中获得了不少启发。
如果是半年前,他们大概不会将科林殿下的信口开河当一回事儿,但现在毕竟不同以往。
在440号虚境与178号虚境连续诞生的重大研究进展之后,科林塔几乎已经成为了虚境研究领域的标杆。甚至于,他们尊称那位殿下一声“虚境导师”也毫不为过。
纵然高塔之下藏污纳垢,规则森严如罗德王国的城堡,强者肆意妄为又如同蛮荒的丛林,但达者为师的理念在这里还是存在的。
和那些眼中求知欲燃烧的助教、导师们待在一起,坐在角落的赫克托教授则是微微皱眉沉思。
科林殿下关于维度的理论确实令人大开眼界,但相比之下他更诧异于这位殿下对魔力的掌控似乎又精进了一分。
这种细致入微的变化只有同为铂金级的他才能看得出来,那一颗颗飞舞在科林身后的光粒就像其身体的一部分,如同呼吸一般自如。
众所周知,精神力是衡量一位魔法师强弱的重要属性之一。
这一属性在大的尺度上可以通过一个魔法师的魔力总量来体现,而在微观的尺度上则体现为对魔法细致入微的掌控。
就好比同样是黑铁级的火球术,一位黑铁级的魔法学徒召唤出来的火球是不断晃动且不稳定的,甚至扔出去连砸到哪儿都无法保证,但一位精钢级的助教召唤出来的火球不但燃烧稳定且能长时间存在,还能精准地命中百米之外的目标。
赫克托教授试着握紧了藏在桌子下面的右手,随即一枚细微的火元素精灵浮现在了他的掌心,绕着他的手腕游走。
他试着模仿科林殿下对光元素的操控,却错愕地发现自己竟然达不到和那位殿下相同的程度!
“怪了……”他嘟囔了一声,牛脾气也上来了,集中精力又反复试了几次,但还是做不到。
意识到双方的精神力存在本质上的差距,赫克托终于叹服地弹了弹手指,散掉了指尖的光芒。
“罢了……也许这家伙有什么奇遇吧。”
爱钻牛角尖的人总难免从一个牛角尖钻进另一个牛角尖里,他又不禁开始思索科林的奇遇到底是什么。
他总感觉那位殿下除了在虚境研究上有一套之外,似乎也没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啊?
难道……
给学徒们上课还能提升实力?
赫克托被自己的发现吓了一跳,而且越想越觉得……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