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两国联手,但秦火的立场就注定他不可能与虞国的使团真正的走近。
“巫国风光,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真叫个。”
“湖光潋滟月清朗,山色空蒙夜未央。”
事情办妥,王侍郎的心情大好,文人的脾性就来了。
一旁几个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连忙吹捧:
“大人此诗寥寥几笔,写山写水又写月,我竟读出了几分报国之志,大人不愧是状元出身,我等尚要多请教。”
其他几人也是不甘落后。
像极了前世的阅读理解。
聂思明和袁雄则是半点不感兴趣。
他们对文人这些附庸风雅的事情从来都是嗤之以鼻,有那些时间,还不如多打两遍拳来得痛快。
李锐心里摇头轻笑。
他这里倒是藏了好些半句诗,不过他可没有做大虞诗仙的想法,而且也做不了。
前世的诗好,引经据典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方世界可没有那些典故,强念出来只会觉得突兀,苍白,没那韵味。
而且,虞国的诗仙也不差。
就在王侍郎心情大好,准备琢磨出下半句,然后去找京城里那些老家伙炫耀一番时,秦火走了过来。
“李大人,小棠姑娘有些话想要我转告你。”
看到秦火主动找李锐。
其他人都露出诧异神色。
特别是王侍郎,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他早就晓得李锐与大巫有交情,现在看来,与巫国其他官员的关系也很不错。
‘此人有大用。’
若不是李锐已经是安南镇的副将,他无论如何都要把李锐弄到礼部来。
虞巫两国联手。
以后打交道的地方太多,有李锐这样的人在,事情便能顺利一大截。
李锐并没有立马起身。
而是对着王侍郎说着:“王大人,我有个小辈开了一家商行,小棠姑娘是帮我照看。”
话是对着王侍郎说的,但所有人都听得到。
他是与巫国关系不错。
但不能叫所有人觉得是与巫国沆瀣一气。
否则指不定就会有谁以此做文章。
王侍郎笑着摆了摆手:“无妨,李大人去便是。”
谁家朝中做官的没点私产,他就有不知道多少处,李锐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把私产做到了巫国。
把巫国的银子赚到虞国,这分明是大好事。
而且半点没有瞒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