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楚后,循旧例设置郡县。
因未曾遭遇兵灾,却也称得上一声繁华。
走在村里的土路上,却是有几个汉子上前询问“诸位何来?”
秦时可没什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事儿。
亭长的首要工作,就是维持地方治安。
见着外来人,必然是要盘查一番。
蒙毅上前,拿出了信物。
“奉命公干,路过此地。”
现在不需要林道制造证件了,他们现在用的证件,绝对保真。
蒙毅拿出来的,是军方的信物。
这是大秦,不是大怂。
秦军的信物,那就是天底下最硬的通行证。
几个汉子被吓的慌忙行礼,口称有罪。
“你们亭长。”
林道随意笑着询问“今日摆宴,他有钱吗?”
刘季说是出身农民,可祖上并非一直都是农民。
他家祖上,曾经在魏国做过大夫~
这也是为何刘季的偶像是信陵君的起源。
他祖父,担任过丰邑邑令,类似镇长。
到了他父亲刘太公这一代,虽说已经彻底沦为了农户,可家底还是有些的。
只不过,刘邦兄弟几个,个个都要花钱,尤其是要娶媳妇,刘季甚至还要进学。
而且刘邦因为仰慕信陵君,还专门远行去了魏国,想做信陵君的门客。
这时代出远门,那花费可不是寻常家庭能够负担的。
当然,信陵君当时死去多年,刘季转而在张耳门下混了段时日。
魏国灭亡,张耳成了通缉犯,刘季也就随之回到了家乡务农。
没过几年,楚国也随之灭亡。
刘太公拿出了最后的家底,帮刘季补上了泗水亭长,成为了当地一名小吏。
自此,刘家积攒下来的家业,也算是彻底用光。
摆宴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都是要花钱的。
菜肴酒水,吹吹打打都是钱。
林道也是好奇,刘季如此穷困,还能有钱摆宴?
按理说,亭长虽是小吏,可混个温饱是没问题的。
可刘季却是交游广阔,养着一大堆的狐朋狗友。
有什么事情,他也喜欢出面去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