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娘娘不发一言。
一旁,徐青提点道:“你既然要谋取职司,就该讲出你的跟脚来历,有何本事傍身,以及能为保生庙带来什么好处,若你存心隐瞒,保生娘娘怕是不会理你。”
徐青说完,便转身离开了香殿,独留黄衣女一人,在殿前答复。
当殿内再无他人时,黄衣女面露为难之色,她实在不想吐露自身跟脚。
但想到福地难求,自个周游名山多年,本源近乎枯竭,若再寻不到乱世存身所在,怕是真就要在这大劫之世沉眠下去。
权衡利弊,黄衣女最终还是吐露实情道:“保生娘娘在上,妾岐山氏,乃由天地交感而生”
香殿外,静室内。
徐青神思融入血湖法界,看到了殿前跪拜的黄衣女,也听到了对方娓娓道来的跟脚来历。
浊世之前,清平之初,岐山福地内,曾有一团由天地交感孕育出的明黄之气。
此气受福地清气滋养,不仅徘徊不散,反而随着时间推移,愈显神异。
斗转星移,约莫数百年光景过去,岐山深处忽然传出神禽清唳之声。
声落,则山中赤光升腾,有五色云霭自谷中奔涌。
山民望之,乃见一神禽振翼飞腾,锦羽焕彩,尾曳流虹。所至处,枯木逢生,干泉流响,嵯峨石壁皆作金玉声。
少顷,光霁云收,山民欲探其故,却惟见一黄衣女子,立危崖之上。
那女子眸含山光,足生清气。
山民伏地顿首,方知此女为凤鸣感化,地气毓为山灵矣!
后周天子兴,山民想起岐山旧事,便称黄衣女为岐山娘娘。
岐山氏为地气所化,其栖身之所,必择名山大岳。
山气清幽,则女子欢喜,愿为停留;倘若山中香火鼎盛,则其状愈娇。
除却来历,岐山氏的履历同样令徐青瞩目。
岐山氏曾做过青丘山之山灵,桃都山之祠祝,招摇山之山神,丹穴山之毛女。
这些山岳皆为仙山福地,岐山氏则以山气驭身形,护佑一方。
然世道晦浊,诸山变迁,岐山氏初诞时,岐山之气尚且清明,待到大劫之世,昔日圣山地脉紊乱,变得浊气熏天。
岐山氏为避免浊世影响,遂几经辗转,欲要在大劫之世寻一处安身所在。
可没曾想,昔日青丘山不过数载,便因劫数化作废土,蜀地桃都山则邪魅丛生,桃祖化作槁木。
另有招摇山魔道盘踞,丹穴山邪气蒸腾,北照山兵灾往复,杀伐之气连年不减。
此皆因五浊恶世,滋生妖邪人祸,岐山氏虽为天地所孕,拥有独立之身,却终不得久居。
此乃天造命数,善福不长。
岐山氏本来心死如灰,认为自个难逃宿命。
但就在这前路茫茫,看不见去处的时候,对山气异常敏感的岐山氏,却发现津门府,临江县外,有一处浊气退避,清气上升的绝佳所在。
这可把她稀罕坏了!
岐山氏靠近一观,竟又发现这山上还有庙宇存在,那庙宇香火清正鼎盛,让岐山氏一度以为自己来到了大劫之世到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