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精锐筛选机制则不断从底层选拔天赋者。
送入“逆潮训练营”进行试炼,优胜劣汰,最终诞生出真正的战士。
到了这个阶段,可以视为中层。
逆潮的中层架构是:战阵共鸣,弱者逆伐。
战阵体系覆盖整个逆潮军团,即便是最普通的战士,也能通过战阵网络将力量传导、迭加,爆发出远超个体的战力。
所以个体只是集体力量的一部分,不存在沦为炮灰的可能性。
逆潮的高层架构是:强者统御,战场主宰。
逆潮军团的每个军团长都有着半神境战力,在他们之上还有逆潮神这个巅峰战力。
整个逆潮军团有着无比完善的战争部署。
底层到高层是一条成长通道,而不是固定的阶级。
哪怕是最弱小的战士,只要能在高强度的战争中撑到最后,也能成为半神境强者。
逆潮军团已经打造出了一条培养强者的流水线,军团里的每一个生灵都有其价值。
强者、精锐、弱者,在这个体系下都有清晰的定位,缺一不可。
溟雾族和逆潮军团相似的地方,便是对弱者力量的利用,通过共鸣的方式让个体为集体贡献力量。
但在其他方面,远不如逆潮军团。
就因为弱者也能为战争提供助力,所以溟雾族之前走的是纯粹的战争掠夺模式。
不存在后勤保障和向上供养的模式,通过不断发动战争来获取资源供养全族,走到哪便掠夺到哪。
两套模式,书言也占了其中一个,但还在起步阶段。
飞升族则是一个不占。
既没有“逆势伐天”,集结力量的战争体系,也没有弱养强的供养体系。
只有精英化的培养模式,对战争的领悟还较为浅薄。
放在小世界,这套体系可行。
但在实力强度跨度非常高的怪物世界,弱小只能沦为炮灰,毫无价值。
在溟雾族这个经历无数战争磨砺出来的战争机器面前,飞升族呈一边倒的溃败。
书言至少能通过更换体系,获得战争结构上的微弱优势,而飞升族无论是数量、战争模式、体系克制,等各方面都处在劣势。
初步交锋,飞升族便只能派遣族内强者顶上。
这一场战争初步接触阶段,祁胜便能大致判断出未来走向。
给飞升族的后路只有两个。
放弃族地和养殖场世界,乃至岛屿上存储的资源,流亡外海。
或是在溟雾洪流下走向毁灭。
倒是书言,祁胜始终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小势力。
从当年的弱势方,变成现在力压飞升族的强势方,再加上有灵感世界这个体系完善基地。
未来潜力上看,甚至要比溟雾族更强。
书言虽然走的是以战养战的战争路线,追求在绝境中突破自我,却也不傻。
当年对抗黑潮失败,它才跳转来飞升海域谋求发展。
打不过溟雾族,书言很有可能再次切书跑路,更换一个新的地区作战。
当年书言选择飞升族作为挑战对象,看似莽撞,实则早已经调查过飞升族的相关信息,甚至都渗透进了飞升族的养殖场世界。
它是在认为自己有把握的情况下,才向飞升族发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