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称点桃酥,真香,看着比百货大楼的还酥!”
“这鸡蛋糕多少钱一斤啊?”
还有一些青年簇拥在一起好奇的看向糕点铺里的营业员。
统一的白色工作服,这个常见。
但还戴着白帽子和白色棉口罩,手上也戴了真丝手套——这就太罕见了。
一些有机会走南闯北的采购员或者见过世面的干部看到后对周围说:“人家这是讲卫生呢。”
“对,沪都大新大楼底楼那个第一食品商店,人家的售货员也是这样的打扮,看着就高级,现在咱海滨市不甘人后,也高级了……”
女营业员们穿着高级但笑容满面,哪怕口罩挡住了半边脸,她们还是提供微笑服务、热情招待。
不管是询问什么不管是问多少次、买不买,没关系,她们一样热情的招待。
要是有人买商品,更是动作麻利地为顾客称重、包装,带了孩子的还会用油纸包一点其他点心给孩子们尝尝。
她们的专业形象和热情服务,与国营商店售货员常见的冷淡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然更让市民惊喜的是点心的味道和价格。
钱进学供销社两边挂‘发展经济,保障供应’,也在糕点铺两边挂上了‘薄利多销、惠及人民’的标语,当然这标语用在了实处,劳动甜蜜坊的点心价格普遍比国营食品厂同类产品略低。
但是用料更实在,味道更纯正,外观也更吸引人。
并且,利润空间还更大……
食品厂的设备几乎全是钱进从商城采购的,工作效率极高,唯一一套大型设备是现实中采购所得,却也是如今相对高效的隧道烤炉。
再就是食品厂管理非常严格,这样成本控制得当,能维持的住利润空间。
就这样,食品厂和劳动甜蜜坊的口碑迅速传开。
开业没两天,四家店铺门前经常排起长队。
自享首选、送礼佳选,这两句标语是《海滨日报》给的评价。
食品厂的生产车间里,开始了一片繁忙景象。
所有的机器满功率运行。
两个月的集体培训显示出成效来。
女工们分工协作,和面、成型、烘烤、冷却、包装,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
质检小组不停穿梭在各个工序之间,严格检查着每一个环节。
隧道烤炉散发着滚滚热浪,正好天冷了,这样女工们工作起来更是干劲十足。
舒服!
另一个自家食品厂这么快就打响了名声,她们也是实打实的感到骄傲。
现在是很讲究集体荣誉感的时代。
钱进很热爱这个时代。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八十年代的第二年结束了。
它的第三年,火热的1982在寒风呼啸中悄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