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窦锷便也开口说道,听得出他们这些纨绔们也不是全无脑子,对人对事的看法也会受到家中长辈的极大影响。
张岱听到这里,心中也是颇感欣慰。倒不是因为又拉到两笔投资,诚如窦锷所言,他本身并不缺少本钱,当然也不是纯粹的要拉兄弟们一起发财,而是要借助一下老钱们的人脉关系网络,做事才能更从容。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便抛出自己的详细计划,包括最开始已经确定投资的裴稹都还不清楚他具体要干什么,这意味着眼下确定投资共事的单纯是因为出于对他个人的信任与看好,而非是为了什么宏伟的商业计划。
这种被人信任的感觉无疑是非常好的,这也意味着张岱过去几年不是白混的,在一些人眼中他的许诺已经可以拿来换钱了。
裴敦复虽在席中,但却并不随意介入年轻人的话题,可当听到张岱所言动辄便是上万贯钱帛的来往,还是忍不住将视线从堂中翩翩起舞的舞姬身上转移过来,心中直叹如今京中年轻人们都已经如此狂妄了吗?
他忍了好一会儿,终究还是没忍住,半是好奇,半是出于对张岱的关心,开口笑问道:“我能不能听一听宗之你规划何事,竟然需要调度数万贯的钱帛营作?”
这事情也不是什么作奸犯科的绝密信息,同样也不怕会被人抢先拿去用,张岱倒也不讳言之。他甚至巴不得更多人加入进来,以开拓和做大茶叶的市场。
不过对于人们不甚了解的事情,单纯的讲解只是空口无凭,张岱便让家人奉上从家中取来的各种茶叶,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冲泡起来。
“张六是要弄茶?这有什么稀奇?”
见到张岱摆弄器物,李峡便忍不住发问道,可是当他见到张岱直接将茶叶投入沸水中浸润闷泡,顿时便连连摇头道:“你还真是四体不勤啊!这茶叶不加烘焙捣碎、姜枣调和,怎么能够入口!”
茶叶的应用历史源远流长,但真正作为饮品的饮茶之风则肇始于南朝,由于南方的自然环境更适宜茶树的生产,并不需要精致的选种栽培就能收获品质不低的茶叶,加上僧道等宗教人士的提倡推广,饮茶习俗在江南地区蔚然成风。
随着南北朝末期,立足关中的西魏政权灭亡江陵的南梁政权,大量南朝人士进入关中,也将饮茶之风带入了关中。
但直到如今的盛唐时期,茶叶仍然算不上是主流的饮品,各种乳制品、低发酵的果酒等等在宴席中要更加常见。
李峡所叫嚷的饮茶法算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煮茶法,因为茶叶的加工度不足,杀青、揉捻、发酵等各种基础的制茶工艺都还没有产生,茶叶的风味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必须要搭配其他的佐料才能去涩增香。
张岱让人从家里带来的茶叶不只是贺知章在山南走访收集到的名茶,还有他之前便安排家人在洛南伊川小规模试种的一些时下精品茶种,全都按照张岱所交代的加工程序进行了程度不一的加工,自然不需要再那么麻烦的配料蒸煮,闷泡片刻后已经开始渐渐的出汤发香。
“请座主先饮此杯!”
张岱将壶中橙黄透亮的茶汤倾倒入杯盏当中,然后亲自端到裴敦复案前说道。
裴敦复将信将疑的将茶汤端到面前稍作端详、继而微微一嗅,当即眸光一亮,轻吹两口后直接一饮而尽,然后闭上眼细细咂摸,接着才感叹道:“这茶汤望之鲜亮、嗅之甘润、饮之香甜,大异往日浊汤沸水的滋味,当真奇妙、奇妙!”
“真有那么神奇?”
众人见状后都纷纷凑上前来,各自举杯讨要。
张岱也是来者不拒,韩信点兵一般将茶汤分于众人,几人各自分饮之后,也都如裴敦复一般惊叹夸赞这之前不曾品尝过的滋味,更有人忍不住抓起茶叶来放入嘴里大口咀嚼:“不加蜜糖,怎会如此甘甜?莫非这茶叶是用蜜渍?”
张岱不理会众人的惊奇搞怪,而是望着裴敦复笑语道:“我欲于城南开山为林、遍植茶树,收采茗芽为京中士民饮食增添滋味,裴座主以为此计可行否?”
裴敦复并没有直接回答张岱的问题,而是又继续添上一杯茶汤一边细啜慢饮,一边捻起一些干茶叶来放在手心细望,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又说道:“这茶味当真新奇诱人,更难得浸泡便捷,省去了煎煮扬涩的繁琐,一旦入于行市,必能大销于人间。
宗之你拥此奇物,想必也有一番宏图,所以招聚良友,揽钱巨万。只不过城南山野望似荒芜、人尽可用,实则一草一木都各有主家,或是御苑、或是私园,想要广拥作业怕是很难。”
“座主可有以教我?”
张岱见裴敦复言有未竟之意,又一想这位府试座主还曾在京兆府为官数年,对于畿内官私情势自然也是非常了解的,于是便又连忙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