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缇冷笑:“尔是何人,配在宫中行走。”
江辰额上汗涔涔,已经明白沈缇是在求死。
因为面对眼前这个情况,几乎没有什么别的路可以走。
要么从逆,要么死。
沈缇沈跻云显然是不肯从逆的。
武人又要抬刀,被邱先生按住。
没这点养气功夫,怎能做得了宁王的谋主。
他道:“沈探花,听我一言。”
“我东主宁王殿下,本是陛下第十一子。
只如今,他的兄长们已经全都薨逝。
宁王已是皇子之长。”
“正该宁王承继大统。”
“探花,殿下已经亲口许诺,只要探花今夜为殿下执笔诏书,来日定让探花位列名臣。”
“登阁拜相,名垂青史。”
读书人一辈子求的不就是这个。
连江辰听了都心动了。
他看向沈缇。
沈缇却盯着邱先生。
邱先生胸有成竹地微笑。
过了片刻,沈缇动了,他走到殿柱旁的书案后坐下——那原本就是给翰林们设的位置,皇帝要写的文书,当殿口授,翰林执笔。
沈缇执起了笔,蘸墨。
武人啧了一声,还刀入鞘。
邱先生捻须,耐心等候。
殿上还有许多士兵,两三个内侍躲在角落里,尽量减少存在感。
大殿上除了儿臂粗的牛油蜡烛燃烧的声音,竟安静地落针可闻。
小沈探花腰背挺拔,写字的姿态真是好看。
他笔走游龙,没多久就写完了:“拿去。”
有兵丁拿走交给了邱先生。
江辰看到沈缇站起来,他看到了沈缇嘴角的冷笑,心中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不出所料,邱先生那充满期待的脸,在读了帛书上的文字后大失所望。
叹了口气:“唉,小沈探花。”
失望,又敬佩。
武人察觉不对,扯过来一看,大怒!
哪里是什么诏书,竟是一首讽刺宁王的长诗!
沈缇掷笔:“我沈跻云读书科举,报效君王。
我的仕途,岂是为篡夺之人做遮羞布的!”
他知道,他今夜若亲笔写了这诏书,若宁王真能登基,真能坐稳皇座,必会让他平步青云。
登阁拜相,再让他做几次主考官,门生满天下。
未来他们都西去了,拟定谥号、执笔录史的可能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徒子徒孙。
一脉相承的,便不会去质疑他亲笔写下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