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悦则将目光投向集团的国际公益网络:"
我们在非洲做光伏扶贫时,和当地部落长老建立了良好关系,能不能通过这些渠道重新做深度调研?"
接下来的三个月,集团内掀起了一场特殊的变革。
李明推出"
数字共生计划"
:智能培训系统开发出怀旧模式,老员工可以在熟悉的界面风格下逐步掌握新功能;设立"
金扳手奖"
,表彰在新旧系统融合中提出创新方案的员工。
当资深技术员老陈用新系统优化了智能工厂的能耗管理,使月度电费降低23%时,他站在颁奖台上笑着说:"
这老家伙,还真比我这把老骨头管用!
"
李悦的团队则带着特殊使命重返非洲。
他们没有急于推销产品,而是启动"
医疗科技文化解码"
项目:智能翻译器被升级为文化感知系统,不仅能翻译语言,还能解析当地习俗禁忌;调研团队借助集团在国际公益中积累的人脉,与23个部落长老进行全息会议。
当他们了解到在某些地区,白色医疗设备被视为不祥之物后,迅速将产品外壳改为象征生命的绿色。
在家庭每周例会上,兄妹俩的汇报充满了新的生机。
李明展示的员工满意度曲线已从红色预警区攀升至健康区间,新系统的日均使用时长突破8小时;李悦的市场热力图上,原本模糊的非洲板块逐渐清晰,尼日利亚智能医疗城的合作协议已进入最后签署阶段。
李阳看着全息投影中子女们自信的笑容,调出企业初创时的财务报表——那时的年度营收,还不及现在海外市场一天的利润。
"
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老树发新芽。
"
李阳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全息影像中,1998年的车间与2049年的量子计算中心重叠,"
就像我们用科技守护文化遗产,企业传承也要在保留根基的同时拥抱未来。
"
散会后,他独自走到公司的文化长廊,墙上的照片记录着集团从扶贫助学、灾后重建到国际公益的每一步。
智能感应灯随着他的脚步亮起,仿佛在诉说:每一次理念的碰撞,都是企业向上生长的力量。
此刻,李明正在调试新开发的"
经验传承数据库"
,老员工们的操作技巧被转化为可学习的数字模型;李悦则与尼日利亚合作伙伴进行全息签约,智能系统实时将法律条款转化为双方都能理解的可视化协议。
窗外,黄浦江面的智能货轮穿梭往来,船舷上的LED屏闪烁着李氏集团的标志,那些跳动的光点,恰似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的足迹。
喜欢1949璃院繁星请大家收藏:(aiquwx)1949璃院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