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鸣龙 > 第六章 一路向西(第3页)

第六章 一路向西(第3页)

“这幅字是老伯所作?”

老者回头看了眼,摇头轻笑:

“非也,是一位故人。百年前有个年轻巫医,在各部之间走访,学习各部传下来的偏门方术,曾在山寨下榻住了一段时间,教授了族人不少医药之术,当时族内诞下一个怪胎,族人想要溺死,他还给拦了下来,带回师门扶养……”

年轻巫医……

怪胎……

谢尽欢听见这描述,觉得这巫医应该有点故事,询问道:

“这字迹意气凌霄,应当不是泛泛之辈,敢问这位前辈是何身份?”

老者浑浊眼底露出一抹恍惚,稍稍沉默片刻,才摇头道:

“后续误入歧途,犯了些过错,名字不提也罢。夜色已深,三位远道而来,要不在寨子休息一夜再启程?”

“老伯客气了……”

谢尽欢见对方不愿说,自然也不好追问,因为人生地不熟,他也没打扰,告辞之后,便带着两个姑娘离去。

而老者在门外目送,直至人影消失,才微微叹了口气,杵着拐杖走下山坡,来到一处老坟前。

坟墓经历百年岁月,看起来只是个土丘,不过杂草清理的很干净,前方还立着块石碑,上书:

母魏姗之墓……

字迹以利器刻成,宛若游龙起陆,透出一股江湖无敌的豪气……

——

与此同时,凉州。

凉州与西域接壤,虽然大部分地方都是贫瘠戈壁,但由于属于贸易要道,凉州城繁华不输内地。

静安寺坐落于凉州城外,属于天台寺之下的西北第二名寺,虽然不是禅定派祖庭,但规模并不逊色,内部建筑全是金瓦,供奉的三千佛陀也塑了金身,夜间看去宛若一座金色宫殿。

庙宇能如此气派,离不开来往商贾的香火供奉,而能招来这么多香火,则得益于方丈虚印和尚。

禅定派戒律严苛,讲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能沾染金银俗物。

但没钱就不可能壮大教派,为此禅定派内部一直存在分歧,以无心和尚为首的和尚,属于传统派,坚持禅定清修不涉俗物。

而大徒弟法尘和尚,则是革新派,眼看佛门被道门打压日渐衰落,为此发动了‘金经易箓’等活动,抢占道门地盘、发展信徒等等。

其实在出事之前,法尘和尚在禅定派的支持者,比师父无心和尚还要多,毕竟法尘和尚的路数,明显更利于佛门发展。

法尘和尚最后欺师灭祖叛教,抛开家仇,其实也有‘恨父不成钢’,被无心和尚不争不抢的作风气到的缘由。

虽然事实证明,无心和尚道高一丈,但佛门并非人人都是无心和尚,无数寺庙成千上万门徒,每天要吃喝拉撒。

为此如今禅定派还是以革新派居多,像是梵云寺,在京城各种攀关系开分寺,就是走的这条路。

而静安寺则算是革新派的佼佼者,比如训练武僧承包了押镖等行当,名义是免费护航,但实际商队要捐香油钱;大量收权贵为俗家弟子,定制各种丧喜法事,放印子钱等,基本上垄断了凉州城的暴利行当。

虽然日进斗金遭到了诸多僧侣异议,但‘金经易箓’等复兴佛门的活动,静安寺都是大金主,支持者更多,为此天台寺也没法干涉其内务,只是提醒静安寺别忘本。

但可惜,一旦落入世俗,就说明没那份佛心,已经从和尚沦为了生意人,想从钱眼里钻出来谈何容易。

夜色渐深,静安寺后方的方丈室内。

大腹便便的虚印和尚,披着绣着金线镶嵌珠玉的袈裟,在楠木书桌后就坐,敲打着算盘,本捧经书的左手,拿着账本,噼里啪啦算着本月收成。

而就在其全神贯注之时,门外忽然响起了脚步:

踏踏……

虚印和尚动作一顿,抬眼望向门口,却见一个中年儒生从外面走了进来,抬眼环视金碧辉煌的房间,打趣道:

“不愧是得道高僧,算盘声都带着三分木鱼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