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孙玄顺利办完了最后的采购任务,这可让刘勇满意的不行。
孙玄还额外用肉票买了十斤五花肉和两副猪肝,准备等会去外公家里走一趟。
孙玄从县政府办完事后,跨上摩托车,朝着外公所在的村子驶去。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即使戴着厚厚的棉帽和围巾,孙玄还是能感觉到刺骨的冷意从每一个缝隙钻进来。
"这鬼天气骑摩托简直是活受罪。"孙玄心里抱怨着,却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代,能有辆摩托车代步已经是莫大的幸运至少比骑自行车快得多。
道路两旁的田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偶尔能看到几个佝偻着背的村民在田间小路上艰难行走。
孙玄放慢车速,小心避开路上的冰碴子。摩托车的引擎声在寂静的冬日里格外刺耳,引得路过的村民纷纷侧目。
"看什么看,没见过摩托车啊?"孙玄在心里嘀咕,却也能理解他们的好奇。
快到村口时,孙玄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意念一动,摩托车侧边的铁皮车兜里突然多出了不少东西。
两包用旧报纸包着的瓜子花生,一包花花绿绿的糖果,两条用草绳穿着的鲤鱼,还有两条"中华"香烟和两瓶"西凤酒"。
这些都是他提前从空间里准备好给外公一家的年货。
孙玄没敢拿太多吃食出来,外公家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大舅杨淑民是村里的大队长,两个舅舅的儿女们也都进了城里的工厂或单位。
比起那些还在为温饱发愁的村民,杨家算得上村里的"富裕户"了。
摩托车拐进村中央那条被踩得发亮的雪路,两旁是清一色的土坯房,偶尔有几间砖瓦房格外显眼。
孙玄刚把摩托车停在外公家门口,还没熄火,那扇刷着蓝漆的木门就"吱呀"一声打开了。
大舅杨淑民裹着件褪色的军大衣站在门口,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玄子!听见摩托车声我就知道是你来了!"大舅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一把抓住孙玄的手,"快进屋暖和暖和,这大冷天的骑摩托,脸都冻青了!"
孙玄刚要转身去推摩托车,大舅就拦住他:"你先去屋里,车交给我。"说着不由分说地把孙玄往屋里推。
孙玄笑了笑,顺从地往屋里走,边走边回头喊:"大舅,别忘了把车兜子里的东西拿进来!"
一掀开厚重的棉门帘,扑面而来的热气让孙玄打了个激灵。
外屋的土炕烧得正旺,外公杨老汉和外婆盘腿坐在炕上,面前的小桌上摆着一盘炒瓜子和一壶冒着热气的茶水。
"外公!外婆!"孙玄一边脱棉袄一边打招呼。
"哎哟,我的玄子来啦!"外婆连忙挪到炕沿,伸手去拉孙玄,"快上炕暖和暖和,看你这一身寒气!"
外公也笑眯眯地拍了拍身边的空位:"上来上来,正好炕头热乎。"
孙玄利索地爬上炕,立刻被温暖包围。这土炕烧得恰到好处,既不烫人又驱散了全身的寒气。
外婆一把抓住孙玄的手,心疼地搓着:"这手冰的,骑摩托多遭罪啊!"
"没事儿,外婆,我穿得厚。"孙玄笑着回答,环顾四周,"家里怎么就你们啊?二舅和舅妈他们呢?"
外婆叹了口气:"村里的牛棚被雪压塌了,你二舅他们去帮忙了。"
她压低声音,"你大舅昨晚上一宿没合眼,刚才回来没多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