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小脑袋齐刷刷朝他转来。大的有五六岁,最小的只有三岁,都握着粉笔头,手指上染着白灰。
“李老师!”领头的小女孩抢先开口,“我们在算十二减七,可是阿南说答案是三!”
李洛挑眉:“哦?阿南,为什么是三啊?给大家比划比划。”
阿南脸一红,抬起两只小手,伸出十根手指,又从隔壁小明那儿要了一只手。
阿南:“你举两个手指。”
小明照做。
阿南先数了一遍,确定他们两个人有十二根手指。
顿了顿又把左手收起两根、右手收起一根,怯生生地说:“剩……七根。”
“不错的思路!”李洛竖起大拇指,“可你刚刚收起几根手指?”
“呃……三根……”阿南低头。
“还剩几根?”
“七根。”
“你是不是忘了还有小明的两根?”
阿南眨巴眼睛,终于恍然大悟,“那就剩……九!”
“对的,那你要减七,得再收起几根?”
……
李洛敲了敲黑板,“大家跟着一起,比划一遍:十二根手指——”
孩子们哗啦一阵,纷纷把两手举到头顶。夕阳把他们的剪影映在那块漆黑的亚克力板上,像一幅跳动的皮影戏。
“——减七,要收起七根。看清楚,是七,不是三。”
十几只小手一根根折叠,最终齐刷刷地剩五根。
“答案?”
“——五!”孩子们炸开了锅,声音比屋顶的风还欢腾。
李洛满意地点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12?7=5,粉笔沙沙作响。
李洛教得兴致勃勃,觉得人生如果能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一样简单就好了,生活该会有多快乐。
究竟是谁发明的高等数学,人为什要发展进化,跪求达尔文退化论。
*
李洛把粉笔转了一圈夹在耳朵上,像变魔术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彩色橡皮筋。
“奖励时间!谁能用另一种办法证明十二减七等于五?”
孩子们面面相觑,小女孩突然举手:“用跳格子!从十二跳七步,落在五!”
“好主意!”李洛手一挥,将橡皮筋分给每个人,“今晚回去用它们做一条跳格子线,明天带来给我验收。”
小男孩忍不住问:“李老师,你怎么总有这么多花样?
李洛眨眼:“因为数学就像搭积木,换个角度就能玩出新招。你们以后也能发明自己的‘花样’,记住——”
他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多问为什么”。
“学会提问,比记住答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