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 第466章 百年大华夏开天路(第1页)

第466章 百年大华夏开天路(第1页)

百年光阴流转,云州城头那场决定国运的硝烟已成史册墨痕。

叶昆终究没有达成当初穿越时的那个梦想——做个有钱有闲的“逍遥王爷”。

百年来,他将儿子女儿,孙子外孙,重孙子外孙……那一大家子人全都保证在十岁左右进入绝巅境界修为,二十岁进入超脱境界。

倒不是不能再快一些,就拿他的儿女来说,当年落神坡和子母混元阵已经让他们天赋异禀,十岁进入超脱境界完全没问题。

可谁敢让十岁的熊孩子有那么高的境界呢?

那不是得把大人都活活气死?

除了照顾这些小家伙之外,叶昆还得身兼数职,引领整个大华夏的工业发展进程。

他将李清婉加冕时“天下皆家人”的宣言化作扎实国策——铁轨与流水线交织的网,覆盖了从极北雪原到南海珊瑚礁的辽阔疆土。

“墨蛟”路网:以钢轨铺就的干线贯通南北,蒸汽机车“炎龙号”牵引着三百节车皮奔行,漠北羊毛三日抵江南织坊,巴蜀稻米五日达幽燕军营。

铁道兵在昆仑绝壁凿穿七十二条盘山隧道,吐蕃牧民称铁轨为“叶帅赐福的天路”。

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将整个大华夏版图铺满。

长途运输项目启动之后,整个大华夏的版图内再无天堑之隔。

不论是个人出行还是长途货运,都大大提高效率。

虽然耗资巨大,但手中有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叶昆做这些感觉毫无压力。

机械巨兽的觉醒:

纺织厂万锭纱机由水力驱动升级为沼气内燃机,效率较旧式纺车跃升80倍。

农用“拓荒者”履带拖拉机在冀北平原轰鸣,铁犁翻起黑土如巨鲸破浪,老农泣曰:“一机可抵百牛力,稚子不复饿殍啼!”

万物互联:点亮文明的琉璃灯火

光明革命:基于叶昆手绘图纸研发的沼气发电厂遍布州郡,夜晚的扬州城亮起霓虹琉璃灯阵,朱雀大街上“不夜坊市”彻明如昼。

西域商人惊呼:“华夏灯河倒悬银汉,长安光城羞退晨星!”

血脉贯通工程:钢架渡槽引岷江水润泽关中,自流灌溉渠系辅以蒸汽抽水站,秦川盐碱地化作“金穗仓”。

青霉素厂在青州投产,军中伤兵死亡率从七成骤降至半成,军医跪抚药瓶刻“叶”字徽记:“此非药石,实乃续命金丹!”

信息经纬网:电报塔林立于长城烽燧旧址,紫铜线串联三十六省。

漠北军情至帝都仅需半刻,飞艇“破云鹞”定期投递《华夏时报》,头版常印叶昆亲撰《格物致用说》——“铁犁深掘处,即为文明疆界。”

海天铁翼:守卫龙图腾的机械神兽

空疆守护者:飞机制造局推出“玄女-IV”双翼战机,装配叶昆改良的星型发动机,巡航半径覆盖东瀛列岛。

吐蕃机场常备救援直升机,高原雪崩时投下热食医药,牧民献哈达于机翼:“铁鹰比雪山神鹫更慈。”

龙渊造船序列:采用电弧焊技术的五万吨级“定海”货轮首航南洋,蒸汽轮机驱动螺旋桨劈波斩浪。

军港蛰伏着装甲巡洋舰“镇岳号”,152mm速射炮震慑海寇,倭国使节见之颤栗:“华夏铁舷即移动长城!”

要塞化边防:天山隘口矗立“铁关城”,旋转炮塔配备测温膛线炮,红毛骑兵曾见城墙齿轮转动、巨炮昂首,骇称“活体金属巨兽”。

叶昆题词镶于城门:“钢骨非为杀伐生,止战方显仁者心。”

民智燎原:流水线孕育的新文明

蒙学堂的机械启蒙:小学徒在技工学堂拆解蒸汽机模型,《格物图鉴》以活字彩印术批量发行。

金陵女院开设内燃机设计科,首名女工程师王瑞兰改良纺机轴承,获叶昆亲授金齿轮勋章。

市井工业美学:沪上市集售卖发条黄莺玩具,上弦可鸣唱半刻钟,景德镇青瓷镶铸铁包边成为欧陆贵族珍藏。

茶馆说书人拍响惊堂木——那木芯嵌着齿轮机关,声响竟如霹雳:“列位且听!这机关术里藏着叶帅济世心!”

医疗革命:不锈钢手术器械在太医院普及,显微镜下疟原虫无所遁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