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后,红尘小心翼翼地将信对折起来,然后再对折一次,确保信纸不会散开。
接着,他把信轻轻地放在一旁的探子手中。
探子接过信后,如同离弦之箭一般,迅速转身,脚步轻盈地飞奔而去。
他的速度极快,仿佛一阵风,眨眼间便消失在了红尘的视野之中,甚至连一点影子都没有留下。
红尘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探子离去的方向,直到完全看不见他的身影,这才感叹一声:“真不愧是神出鬼没的百晓堂啊!”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百晓堂的探子果然名不虚传,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任务。
红尘稍稍松了口气,然后转身,牵着小红哥朝着望城山的方向缓缓走去。
一路上,他不时回头张望,似乎还在担心探子是否能够顺利地将信送达目的地。
不知不觉间,红尘和小红哥已经走到了望城山的山脚下。
红尘停下脚步,抬头望去,只见望城山高耸入云,山顶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红尘不禁感叹道:“这望城山可真是高啊!”他伸出一只手,半遮着额头,想要更清楚地看到山顶的情况。
然而,尽管他已经尽力了,山顶依旧显得遥不可及。
就在这时,在望城山山顶的殿中闭关的吕素真突然睁开了眼睛。
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够穿透云雾,看到山脚下的红尘和小红哥。
吕素真是世间的顶尖高手之一,对于内力的波动有着极其敏锐的感知。
即使红尘已经尽力收敛自己的内力,但他在靠近望城山时所引起的细微波动,还是被吕素真察觉到了。
这就是高手之间的差距,对于天地的感悟和对内力的掌控,让吕素真能够轻易地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吕素真入道已经多年,而红尘才刚刚踏入剑仙的领域没多久,他们之间相差了将近百年的时间,这无疑是一道巨大的鸿沟。
“一行,你的客人到了,快去迎接吧!”吕素真的声音平淡而温和,仿佛穿越了重重阻隔,最终准确无误地传进了正在弟子住处盯着小师弟练武的王一行的耳朵里。
此时此刻,王一行正以大欺小,仗着赵玉真的境界不高,肆意地戏弄着他。
赵玉真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地忍受着王一行的捉弄。
然而,当王一行听到师父的召唤时,他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迅速站直身体,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是,师父!”
赵玉真见状,也赶忙停下了正在举起的剑,疑惑地问道:“师兄,怎么了?是师父说了什么吗?”
对于赵玉真来说,练剑实在是一件苦差事,他常常感叹为什么练剑不能像桃子一样,自然而然地就变得成熟呢?那样的话,他就不用如此辛苦地反复练习了。
就在赵玉真刚刚放下手的瞬间,王一行手中的木剑如同闪电一般迅速拍了过来,打在了赵玉真的手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