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高鸿志都有点意外。这位定国公倒挺有意思。
他明明看见刘希贤、谢于乔、王鏊三人差点就要开口了,结果被徐光祚抢了先。
不过高鸿志并不生气,反而觉得挺有趣。
再说,徐光祚带头这么一搞,对勋贵圈子影响可不小。
他是如今勋贵里头最能说得上话的人,他一出手,其他人还能不跟着上?
剩下那帮人,也只能咬牙把地交出来。
“定国公这话当真?”
正德皇帝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脸上写满了惊喜。
“回陛下,臣句句属实!”
“臣回去就安排人,把定国公府名下的所有地契,全都送到锦衣卫衙门去。”
“臣身为大明勋臣,理当支持陛下,效忠朝廷。”
“只有大明安稳了,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才能长久享太平!”
徐光祚说得掷地有声,一脸忠心耿耿的样子。
正德皇帝听了,沉默片刻,感慨地说:“定国公真不愧是勋臣楷模!要是我大明所有勋贵、所有官员都能像你这般,国家何愁不兴?百姓何愁不安?”
“谢陛下夸奖。”
徐光祚脸上按不住地高兴,嘴上却还摆出一副谦逊模样,“臣只是做了本分之事。”
他第一个跳出来,图的不就是陛下这句表扬吗?
只要今后紧跟皇帝步伐,就算高鸿志再狠,也不至于动他徐家吧?
当然,私下里该低头还得低头,和高鸿志搞好关系,还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定国公已经带头献地,接下来——还有哪位爱卿愿意效仿?”
正德皇帝点了点头,目光扫向满朝文武。
“臣愿意!”
话音刚落,三个人同时站了出来。
几乎是同一时间开口。
正德皇帝愣了一下,转头看去。
其他官员也都望了过去。其实大家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了。
但他们都不敢信。
不敢相信这三位,竟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支持高鸿志、支持皇帝。
而这三人,正是内阁首辅刘希贤、兵部尚书谢于乔、刑部尚书王鏊。
大明朝三位重量级内阁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