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大明朝的历史上可是头一回!
“微臣高鸿志,拜谢陛下的厚爱!”
高鸿志郑重地行礼谢恩。
“镇国公正式入阁了,真是可喜可贺。”
“从今往后,咱们大明的内阁里,也算有镇国公一席之地了。”
“那咱家今后该叫您镇国公呢,还是该称呼一声高阁老?”
刘瑾把圣旨卷好递给他,脸上笑容可掬。
“刘公公安心,您太客气了。”
高鸿志笑着接过了圣旨,收入袖中,语气平和地说道:“劳烦您转告陛下,他的恩情我很感激。
我会尽忠竭力,绝不辜负陛下的一番心意。”
“镇国公放心,我一定将这句话亲口传给陛下听。”
刘瑾感慨地回道。
他确实没想到,高鸿志能以一个将领的身份、锦衣卫的身份直接坐进内阁当大员。
这种情况在整个大明朝之前的历史里闻所未闻。
通常来说,想入内阁就得先考上进士,还得是翰林院出来的人才。
而这两点,高鸿志都没有沾边。
但现在,皇帝亲自赐予进士头衔,还任命他做大学士,让他参政议事。
按理说,满朝文官肯定会反对,闹得翻天覆地也说不定。
特别是首辅刘希贤带着众官员到乾清宫请愿也有可能。
但如今情况不同——高鸿志刚铲除英国公张懋,掌握了整个京城兵马。
如此强势背景下,谁还敢说什么?
“多谢您了。”
高鸿志再次感谢刘瑾一句。
“举手之劳罢了。”
刘瑾轻描淡写地回应:“小事一桩。”
接着他又沉吟了一下,对刘瑾问道:
“对了,刘公公,我还有个小疑问。”
“您尽管问,只要我知道,一定知无不言!”
刘瑾拍着胸口信誓旦旦地说。
“皇宫里这些眼线,处理干净了吗?”
高鸿志神情认真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