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卿不必如此客气。”
明武宗摆了摆手,认真地对高鸿志说:“高卿为国家,为百姓做了这么多事情,朕信任你是理所应当的。”
听到这句话,高鸿志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多谢陛下信任,微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朕相信高卿。”
明武宗微笑道:“不过接下来你可能会很忙,组建这十五万的大明海军,造战船这些都需要你来负责。
你可以从沿海的卫所里挑选海军将士,不够的话可以从其他地方调,或者直接在老百姓中选拔也可以。
这一点由你自己决定。
这支海军的将领也都由你来任命,名单拟好后交给我就可以了。”
“谢主圣恩。”
听到明武宗的话,高鸿志再次拱手行礼。
这是彻底将这十五万海军全权交给了他,连将领的人选都由他自己定。
“如果你觉得哪个朝臣合适,也可以把他调到海军里。”
明武宗想了想,对高鸿志说道。
“是,微臣明白。”
听闻此言,高鸿志点了点头说道。
这时,明武宗看到刘瑾拿着一个大锦盒从乾清宫外走了进来。
很快,刘瑾走到高鸿志面前,递过手中的锦盒:“镇国公,这里面就是当年郑和宝船以及航海图的所有资料。”
“谢谢刘公公。”
高鸿志接过锦盒,礼貌地表示感谢。
“镇国公客气了。”
刘瑾笑着说。
“高卿,打算在哪里重建郑和宝船呢?”
明武宗看着高鸿志问道。
“启禀陛下,微臣打算在泉州设立造船厂,招募匠人建造郑和宝船。”
高鸿志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建好的船只可以直接下海,比较方便。”
“既然你要再造郑和宝船,那肯定需要大量工匠。”
“大伴,你去内阁传令,征召全国擅长造船的人才去泉州。”
“可以由当地的锦衣卫护送他们过去。”
“京城的工部工匠由总衙门负责。”
明武宗看向刘瑾,严肃地说。
毕竟要建造郑和宝船,需要聚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这一点还得他亲自出面才能办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