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功绩!
这将使沿海无数百姓受益无穷!
至少在未来三五年内,很难再有大规模的海盗和倭寇出现。”
听完刘瑾的话,谷大用等人愣住了。
很快,他们的脸上和眼神中都充满了对高鸿志的敬意。
论忠君爱国,整个大明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和高鸿志相比。
甚至自大明开国以来,也无人能与他比肩。
作为出身贫苦之家的太监,他们更能理解高鸿志此举的重要性。
高鸿志绝对是他们这些宫中太监最敬佩的大明官员!
正德皇帝明武宗沉默了下来。
良久,他感慨地说道:“朕得高卿一人,足令大明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刘瑾等人同时跪下,心悦诚服地喊道。
是的,他们是真心佩服。
因为他们对高鸿志真的心服口服,由衷地尊敬他。
“朕一定要好好想想,如何赏赐高卿。”
“必须要重赏他!”
正德皇帝明武宗激动地说。
“……”
听到这话,刘瑾等人面面相觑,高鸿志已经是镇国公了,还能怎么升?
如果不给他升爵位,明武宗打算给他什么赏赐?
难道是入内阁?
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入内阁?
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震撼不已。
不过,这种事也只能想想,不可能实现。
如果明武宗真敢提议,恐怕会引发朝中震动。
那些文臣们说不定会指着明武宗骂他是昏君。
“大伴,刚才的事都说完了吗?”
明武宗仿佛回过神来,看着刘瑾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