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了!”姜李文心中一紧,脚步不自觉地加快,指尖甚至微微泛起一丝凉意。
道家天师李文记忆中关于郑家府邸的画面越来越清晰,那些刻在血脉里的细节,正与眼前的景象不断重合,让他既兴奋又警惕。
根据道家天师李文的记忆,郑家作为隋唐时期岳市的望族,府邸门前特意修建了宽达四米的“家族官道”,专供族内车马通行,这在当时的街巷布局中极为罕见。
而眼前的青石板路,从之前的两米宽渐渐拓宽,此刻恰好停留在四米左右,路面平整,石板缝隙间的灰浆虽已风化,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规整,与记忆中的“家族官道”完全一致。
他放缓脚步,目光警惕地扫过四周。
两侧的院墙越来越高,墙面从普通的泥土墙变成了青砖墙,砖缝间甚至能看到残留的糯米汁痕迹,这是古代修建重要建筑时才会使用的加固工艺。
空气中的阴煞之气也越来越浓,不再是假老宅那种浮躁的“新气”,而是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感,如同潮湿的霉味,钻入鼻腔,让人隐隐感到不适。
果然,又走了不到一百米,前方视野突然开阔,一处被高墙围起来的院落赫然出现在眼前。
院墙由青灰色的古砖砌成,砖块大小均匀,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纹路,那是千年风雨侵蚀留下的痕迹。
院墙高达三丈(约十米),比周围的建筑高出一大截,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将整个院落牢牢包裹。
墙面虽然有些斑驳,砖块间的灰浆也有部分脱落,露出里面的青砖本色,却依旧透着一股威严,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姜李文的目光落在墙面上,瞳孔微微收缩。
墙面上,隐约能看到刻有复杂的符文图案,这些符文沿着墙面呈螺旋状分布,虽然经过千年的日晒雨淋,大部分纹路已经模糊不清,但核心的“镇邪纹”与“防御纹”依旧能辨认出来。
“镇邪纹”呈波浪状,环绕着墙面,如同一条守护的巨龙。
“防御纹”则是一个个菱形图案,均匀分布在“镇邪纹”之间,形成层层防护。
这些符文的样式、布局,与他记忆中隋唐时期郑家府邸的院墙完全一致,甚至连符文的倾斜角度都分毫不差。
院墙的正门紧闭,门板是厚重的实木制成,表面覆盖着一层暗红色的漆,虽然漆面早已脱落,露出里面的木质纹理,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门上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木质牌匾,牌匾边缘已经开裂,表面的灰尘厚得能覆盖住字迹,姜李文走上前,用手指轻轻拂去牌匾上的灰尘,“郑府”二字渐渐显露出来。
字体是标准的隶书,笔画刚劲有力,横画平直,竖画挺拔,撇捺舒展,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即使经过千年岁月,这两个字依旧透着一股大家族的威严,让人不敢小觑。
大门两侧,各有一棵粗壮的古槐,如同两位忠诚的守卫,默默守护着这座古老的院落。
古槐的树干粗壮得惊人,需要两个成年男子手拉手才能勉强合抱,树干上布满了深深的沟壑,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沟壑都藏着岁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