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目标进入休眠模式,可能是在补充能量。”岚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
砾岩转头看向克劳狄安:“这个弑星者,两次‘神之矛’的最小发射间隔,是多久?”
“理论上是4个小时,不过现在它正处于超载状态,这个时间可能会更短。”
“莺、蔓姝,立即开始执行再次发射程序。”
“不做熵排毒操作吗?”莺疑惑道。
“来不及了,敌人的第一次攻击,很明显是冲着不周号来的,要是我们第二次攻击慢了,不周号被毁,我们就丧失反击能力了。”
“知道了,那就开始吧。”蔓姝不以为意道。
所有的超算节点,再一次进入了满负荷状态。
砾岩看了一下屏幕上的编码进度,然后闭上眼,飞快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
不够,4小时内,肯定无法完成全部的编码和压缩工作。
“女王大人,贵国的计算节点,可以进行算力的动态扩容吗?”
克劳狄安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掏出一个通讯器,低声交流了几句。
“你需要扩容到多少?”
“最高上限。”砾岩毫不犹豫道。
克劳狄安点点头,开始飞快地安排起来。
“我们也能扩容吗?”莺在一边小声地问道。
砾岩无奈道:“我们哪有多余的算力,扩不了。”
想了想,又打开麦克风,下令道:
“各单位注意,将武器模块的冷却剂,全部转移到超算节点的冷却系统中。”
目前各星舰上使用的散热技术,叫做蒸发与相变冷却,其本质是利用液体在沸腾,即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大量热量的物理现象。
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被称为“汽化潜热”,其数值远高于液体单纯升温所吸收的“显热”。
一个简单的例子:
将1克水从0°c加热到100°c需要吸收约420焦耳的热量(显热)。
而将1克100°c的水完全蒸发为100°c的水蒸气,需要吸收约2260焦耳的热量(潜热)。
所以,相变过程(蒸发沸腾)吸收的热量是单纯升温的5倍以上。这正是其冷却效率极高的根本原因。
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采用的是直接接触式冷却,也可以称为浸没式冷却。
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将整个发热电子元件,如pcb、芯片,直接浸没在具有高沸点、低介电常数、化学惰性的特殊液体中。
这些液体不导电,不会导致短路。
元件发热,加热周围的液体。
当液体温度达到其沸点时,便在元件表面最热的地方(热源)产生气泡。
气泡脱离表面,上升至液面,将热量带离元件。
在冷凝器中,蒸气冷凝变回液体,释放出潜热。
冷凝后的液体回落到槽中,完成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