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蕾莎指了指数据区:“应该是这种细胞,看起来有点像栅栏组织细胞,含量最高,占了这一层细胞总量的6成以上。”
“栅栏组织细胞?”砾岩听着有点耳熟,“能放大给我看看吗?”
“这里,你看吧。”
显微画面瞬间切换到一个细胞切片上,这是一个纵切面图像。
只见一排排如同绿色砖头一样的细胞,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
而在这些砖头之间,悬浮着一个个绿色的椭圆形球体,正在缓缓地随机移动。
砾岩猛地想了起来,这不就是叶肉细胞中的栅栏组织细胞嘛,那些绿色的椭球体,就是传说中的叶绿素。
不过这东西在这里肯定不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考虑它所处的位置,说是漆黑一片也不夸张。
想了半分钟,砾岩也没想出头绪,只得对泰蕾莎道:
“能不能把这个绿色的东西放大一点,到原子级别,然后将切片样本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
“可以。”
泰蕾莎手指轻划,飞快地操作起来。
等到画面和数据重新稳定下来,两人只是看了一眼,便齐齐呆住了。
一条加大字号的醒目提示,出现在数据区的顶部。
“检测到量子纠缠统计关联。”
两人面面相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所有的疑点,都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这毫不起眼的绿色细胞,竟然能产生反质子。
这一层组织,原来是反质子的生产和储存场所。
砾岩想起来自己读过的一篇科学论文,里面提出“生物量子涨落浓缩模型”,认为特定dna结构或可捕获虚粒子对中的反物质。
这只是一个假说,而且按照文中的理论,这种方式捕获的反物质,数量极低。
但架不住大啊,按照巨型生物星舰的尺寸估算,这一层的总面积,至少在2亿平方公里以上。
无数细胞产生的反质子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而这些批量生产的反质子,就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作为反物质武器的原料。
再联系到前面三层各自的功能,可以说,仅靠这些“皮”,就满足了生物星舰的防御、修复、计算、维生和能源生产。
砾岩倒吸了一口凉气,用手捅了捅还在神游的泰蕾莎。
“你们捕获生物星舰碎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和它连接的内部组织?”
泰蕾莎啊的一声清醒过来,忙答道:“没有,我们找遍了整个碎片,没发现任何与这三层组织连接的内部结构。”
砾岩眯起了眼睛:“你的意思是,这个生物战舰,是空心的?”
“很有可能,但不排除这块碎片正好处于内外结构相连的空白地带。”
“难道是特莱拉克斯人节省成本,用空心星舰来搞自杀式袭击?”
泰蕾莎点头道:“我认为这种巨型星舰,可能是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利用外面四层结构实现基础功能,再根据作战任务的要求,在内部安装不同的组件。”
砾岩恍然:“意思是这种巨型星舰就是一个空心包子,里面装什么馅儿,完全看情况而定?”
泰蕾莎被砾岩逗笑了:“哈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