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时间悄然而过,大汉迎来了神武三年,即公历1635年的新春。
京师内外的年味还未消散,而今天又闻信是个热闹的日子。
城中百姓自发的赶往了承天门,沿途的宫中宿卫也没有多加阻拦。
皇城城门大开,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头。
有闲杂无事爱看热闹的懒汉,有抱着孩子的小媳妇,甚至还可以看到头发花白的老者。
承天门城头同样张灯结彩,早就装填好的二十门红夷大炮皆披着大喜。
随着身穿龙袍的刘平对身边的女官一点头,唤作巧儿的女官仪态端庄的还礼退下。
“奉陛下谕旨,授旗开始!”
女官高昂又尖锐的声音响起,城墙上摆着的数十门大鼓一同擂动。
很快,约有千人的新军步卒踏着步子走出了承天门。
这些大汉新军个个是军服笔挺,身材匀称,再配合着明亮的胸甲和刺刀,当真是气势不凡。
“授军旗!”
领头之人戴着一顶大檐礼帽,帽顶还插着飘扬的红色缨饰。
此人的年纪看着不大,但身形却十分魁梧。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作为新军中历经数次大战的老兵李定国。
今天能做这排头兵,乃是不可多得的荣幸之事。
随着李定国拔出军刀在空中虚晃几下,早就候在一旁的乐手奏起了《秦王破阵乐》。
激昂的军歌伴随着新军士兵的大喝,看的周围的百姓不住点头叫好。
一首军歌唱完,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完毕。
刘平从承天门城头来到了下方,一众女官、宿卫、黑衣卫密探随行。
牛金星、李信为首的一众朝臣跟在后面,皆是身穿正装。
而在城门口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下,赵黑子一干武将早已候在那里。
不过都未穿官袍,而是换上了新军中将官的黑红配色常礼服。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众将官肩头闪烁的金星,在场之人最低都是一颗金星的左中郎将勋。
这代表着有资格被皇帝授旗的,官位绝对在正二品及之上。
“陛下,一切都安排好啦!”
巧儿来到了刘平耳畔,低语一句便悄然退却。
刘平点点头,随之满脸郑重的起身向后方走去。
这时,城头的二十门作为礼炮使用的红夷大炮开始齐鸣。
为了作为礼炮使用,这些红夷大炮并没有填装实心铁弹,而是塞入了适量的软木塞和纸团等配重物。
若是没有配种重物的话,再好的炮管也经不起捣实的火药在膛中空爆。
前装滑膛火炮大都如此,其原理便是火药在封闭的药室内燃烧提供动能,然后将压实的炮弹发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