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钱,我们就可以大规模的增加我们的自营物业比例。
接下来几年,我们在华夏的目的就不再是扩张了,而是选择合理的布局和布点。
前几年,我们为了扩张,到处开店,门店重合率其实还是很高的。
可现在,再拿下几千家门店,加上国梅以及我们本身的体系门店,我们的门店数量就会达到6000家左右。
这个规模,的确太庞大了!
而在这6000家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从容地进行选择,挑选2000到3000家左右,当成我们的根基来布局。
这些门店,都可以采取自营物业模式来经营。
而钱从哪来?
当然是从零售集团本身来!
哪怕新开的门店不赚钱,那又如何?
只要这些门店还在开着,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手头上起码多了数百上千亿的货款,可以任由我们动用,还不用付利息的。
你以为我在意的是超市的那些利润?
你以为我想的真是压的其他零售企业都抬不起头?
我有这么无聊吗?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远方集团打下根基!
3000家自营卖场和门店是什么概念?
十年后,远方不开超市了,不开门店了,我这些门店租出去卖出去,那就是一个万亿集团!
而且还不显山不露水,没有地产公司那么显眼,谁也不会在意这些。
毕竟,我们的门店超过了6000家,我们自营物业比例达到50%左右,完全合情合理,有什么好奇怪的?
而如果我们十年后,继续做零售,那我们就是百分百的自营物业比例。
你自己想想看,一家全部都是自营物业的零售集团,到底会有多大优势?
我任由他租金怎么涨,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巴不得租金涨破天去,其他零售企业都倒闭了,我们也倒闭不了。
电商再怎么冲击,也不会让实体门店死去。
而到了那时候,真正还能不死的实体门店,也就只有我们了。
而电商这一块,还是我们独霸。
其实我恨不得现在就能到这一步,线上冲击线下,冲击的是别人,还是我们在冲击别人的线下。
我们线上线下在无声无息间,就让其他人彻底死去,死灰复燃的机会都没。
这种事,难道不值得?
最后,顺带着让我们的营收增加,冲击一下世界排名,没什么不好的。
我们唯一要做的,其实就是不要亏本就行。
只要不亏本,我们相当于免费多了千亿以上的货款,难道不好?
我们规模越大,其实供应商就越信任我们,现在货款周期三个月,过段时间就有可能是六个月。
一旦达到了六个月,以我们每年的交易额,你自己想想,何其恐怖!
上万亿的营收,起码8000亿的货款,半年周期,那就是我们能免费压款4000个亿!
远方不倒,这些钱,我们就可以一直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