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一旦流失,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只要你的决策正确,哪怕没有股权,也不用担心这些。
有人还拿过华为的任总给我举过例子。
可实际上,这是少数情况,华为内部的情况,你们真的清楚吗?
而更多的还是,创始人一旦丢失控股权,就有可能面临被踢出局的尴尬场面。
就算没有被踢出去,也得靠边站。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我简单举几个例子,之前的电商第一易趣,现在创始人在哪?
百度当初上市前,股权之争也厉害的紧。
阿里现在,也面临控制权之争。
之前的国美,也是因为内斗不断,导致家电连锁第一的位置岌岌可危。
新浪的创始人,现在又在哪?
他们的决策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在我们这些创始人还没老的时候,在我们头脑还清醒的时候,在我们还没到昏庸地步的时候,在集团业绩还在上涨的时候。
这时候,企业需要高度集权化,才有足够的效率。
远方的战斗力从何体现?
虽然在媒体面前,很多人都能听到我说什么,知道我说什么,我还是要说,就在于我们超人一等的高效率!
一件100亿的并购案,我可以三天给出结果!
其他企业呢?
先是部门会议,接着公司会议,接着董事会,然后股东大会,说不定还有监事会议……
等到最后各种会议结束,各种文件下达,好,半年过去了!
我说私有化国美,连头到尾,一个月不到!
阿里说私有化阿里科技,马昀去年就在说,今年就开始停市,可私有化依旧遥遥无期。
没有半年时间,他们是别想完成私有化了。
而从决议到完成,起码一年时间了!
是马昀不行吗?
还是马昀的决策有问题?
都不是!
是股东意见不一致,做不到迅速决断。
阿里不是个例,这样的案例很多,你们随便查查就能知道。
所以在前期,在发展期,在高速发展期间,我不会冒着被人否决的风险,让股份流失。
当然,这是目前。
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随着集团做大,我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时候,我就可以考虑,让我们的高管和员工持股一部分,为他们自己的事业奋斗。
不过路要一步步走,股权也不是说分就能分的。
说句不好听的,我李东又不是白痴,你不能给我带来这么大的价值,我为什么要分钱给你?
微博目前就分出去了一部分股权,不是期权,是正儿八经的股权。
我喜欢玩直接的,为什么我会选择分微博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