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中国的科技评测媒体还是非常不发达的,基本上还是传统媒体的路子。
要么是门户网站的科技频道,要么是中关村在线这一类。
而这些媒体也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评测,一大部分是公关稿,另外一部分就是中规中矩的媒体稿。
甚至就连相关编辑也不是太专业。
一直要等到几年之后,科技评测媒体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
先是Zealer的王自如,然后是爱否的彭林,科技美学的那岩等等等。
那岩走的一直都是小而美的路线,而前两者都曾经拿到过多笔风投,试图把评测行业做大。
甚至Zealer还专门开了一场发布会。
而在2008年的美国,科技评测媒体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了,有海量的用户。
TechCrunch,CNET+,SlashGear+,TrustedReviews+,,TopTenReviews+等等等。
这些评测媒体的嗅觉是非常敏锐的,过去一两个月时间内,科技圈内最火的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雅虎正式拒绝了微软的收购,而微软也拒绝提高价格,放弃了这桩有史以来科技圈最大的收购案。
第二件事,谷歌起诉量子科技抄袭,并且侵犯安卓系统的上百项专利。
第一件事已经有结果了,所以热度快速下降。
所以,第二件事情成为科技圈内热度最高的事件。
而当林逍被捕之后,这个热度在美国更是高到了极致。
然后,几乎所有的权威评测媒体都在关注5月31日的量子科技发布会。
而量子科技也几乎向全球的评测媒体发出了邀请函,让他们到场参加了整个发布会。
发布会之后,也提供了评测样机。
当然,这些样机是借的,评测之后需要归还。
而这些评测媒体为了公正性,不但带走了评测样机,而且还专门买了美规机,并且带回了美国。
然后……
他们进行了长达几天的使用评测。
接着,各自发出了自己的评测文章,评测视频。
应该怎么说?!
量子手机在国内的科技媒体虽然引起了一定的轰动和赞誉,但是也远远比不上美国的这些评测媒体。
对于这些评测媒体来说,流量就是一切。
而现在量子科技和谷歌的官司如火如荼,是科技圈最瞩目的事件。
几乎无数科技迷都在翘首以待他们的评测文章。
很快……
这些评测媒体的第一篇评测出炉。
“新的世代,已经降临!”
这篇评测的文章,整整两万多字,几十上百张照片。
而且还有一段一个多小时的视频。
几乎从各个角度,对量子手机、谷歌G1、第一代IPHONE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和测评。
在量子科技的发布会上,就只是大概说了一下X1SOC的性能超过竞品的40%左右。
而在这个评测文章和视频中,用非常专业的角度,对三款手机的芯片性能进行了大量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