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炮坊的爆炸案被查了出来,是誉王妃的弟弟朱越所为,不用想是誉王指使的。
但儿子是亲的,最终罪名落在朱越身上,而誉王也被禁足于府中……
在这些权贵眼中,人命竟只是轻飘飘的两个字,没任何人看重!
夏江两个徒弟的死,让他翻身无望,誉王也被斥降为双珠亲王,幽闭三个月。
越妃免贵妃之位,降为二品贤妃;静妃则被封为贵妃,加一品衔。
誉王心灰意冷的接旨谢恩,他用了十年的时间斗倒太子,难道再用上十年斗倒靖王吗?
不愿再争的誉王,窝在府中醉生梦死,坐等靖王荣登太子之位。
可他真的甘心就这样落败吗?
不,即使他心如死灰,还有妄图复国的秦般若和不想死的夏江推着他往前……
单用他滑国之后的身份,足以逼得他无路可选,殊死一搏!
一场围猎,誉王联合庆历军谋逆,靖王提前下山带来援军,平定战乱。
轰轰烈烈的争斗落下帷幕,最终的胜利者却是靖王。
果然一时的得意不算什么,能笑到最后的才重要!
这金陵城的风,从来没有平静过~
太子之位已定,剩下的就是等待时机重提赤焰一案,首告最好由长公主殿下,因为她手握谢玉手书。
上面桩桩件件写着当初他和夏江对林燮、祁王的诬告、陷害!
尽管夏江已经身死大街(林芊苒干的),谢玉也于流放地被人暗杀,可事情没有结束……
林芊苒怎么可能只给他服用乌金丸,借机放了蛊虫进去,让他于街前肠穿肚烂而死。
像这样的祸害,还是早入地府,大家才安心~
其实林芊苒觉得由聂锋告更合适,可以他现在的身份进不了宫,这个世界又没有登闻鼓。
不当朝揭开序幕,梁帝有太多时间将这事压下去,顺带着让他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太子之位不是不能废!
所以最好还是选择莅阳,其他任何有关联的人,萧选都能捂嘴。
但她不愿,因为害怕天子一怒;因为这样做没有好处;因为她想确保自己的孩子不会被牵连……
莅阳的迟疑,其实挺好理解的,她为什么要为了早已经死去的人,而影响自己现在的生活?
理解归理解,寒心也是真的。
也许是良心上的谴责、也许是不想在孩子面前落得怯弱的形象。
她选择于梁帝寿宴之时,进殿跪地,铿锵有力地状告谢玉欺君罔上、陷害忠良的大逆之罪。
龙颜大怒,命人将其拖下去,莅阳不为所动,声音清朗地历数谢玉的五大罪状。
大殿内,噤若寒蝉……
随着长公主的话落,宗亲和朝臣纷纷跪地要求,重审赤焰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