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瑶递过一方丝帕:"小昭妹妹别太伤心,熙儿在武当山比在皇宫更自在呢。"
队伍渐行渐远,武当山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张无忌回头望去,只见山门前那一抹小小的身影依然伫立,身旁是白发飘飘的张三丰和几位师叔伯。
"陛下在想什么?"周芷若轻声问道。
张无忌收回目光,嘴角含笑:"想起我初上武当时的情景,爹娘被逼自尽。
时光荏苒,如今我的儿子也开始了他的武当之旅。"
他看向仍在抽泣的小昭,"放心吧,武当山的水土养人,熙儿在那里会茁壮成长的。"
山风送来远处道观的钟声,悠扬回荡在山谷之间。
张熙的身影终于消失在视线中,小昭这才收回目光,握紧了手中儿子留下的一缕发丝——那是清晨梳头时她悄悄藏起的纪念。
"等秋天桂花开了,我们再来武当山可好?"小昭轻声问道。
张无忌握住她的手,郑重承诺:"一定。到时候看看熙儿长高了多少,武功进步了多少。"
队伍沿着山路蜿蜒而下,武当山的云雾渐渐将他们包裹。
山巅之上,张熙站在张三丰身旁,直到再也看不见父母的身影。
"走吧,小熙儿。"张三丰慈祥地说,"师祖教你第一课——武当派的基本心法。"
张熙擦干眼泪,挺直小小的身板:"是,师祖!"
山风轻拂,带着离别的忧伤,也带着新生的希望。
张无忌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而下,马蹄声与车轮滚动声交织成一曲离别的乐章。
小昭坐在马车内,手中紧紧攥着那缕儿子的发丝,眼神时而望向武当山的方向,时而低头看着发丝,仿佛这样就能将儿子的模样永远刻在心中。
杨瑶坐在小昭身旁,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安慰道:“小昭妹妹,熙儿在武当山有张真人亲自教导,还有那么多师叔伯照应着,你就别太忧心了。
咱们这趟回去,也得好好过咱们的日子,等下次再来,说不定熙儿都长成个英俊的小少年了呢。”
小昭微微点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姐姐说的是,只是这当娘的心啊,总是放不下。
也不知道熙儿在山上习不习惯,能不能和师兄弟们相处得好。”
这时,马车外传来张无忌的声音:“小昭,莫要太过担忧。
武当派向来以侠义为本,弟子们也都和睦友善,熙儿定能融入其中。
而且有太师父和师叔伯们看着,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小昭掀开车帘,看着骑马走在前面的张无忌,轻声说道:“公子,我知道。
只是这离别之苦,实在难熬。
不过想到熙儿能在武当山学到真本事,将来能像你一样行侠仗义,我也就放心了。”
张无忌转头看向小昭,眼中满是温柔:“你放心,等咱们在北平城安顿好了,就多写些信给熙儿,让他知道咱们都在牵挂着他。
等秋天桂花开了,咱们就再来武当山看他。”
队伍继续前行,路边的景色渐渐从山间的清幽转变为平原的开阔。
田野里,农夫们正忙着耕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昭看着窗外,心中也渐渐平静下来。
她知道,生活还在继续,而他们也要回到北平城,继续他们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