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即便新政完成,地方乡绅也依旧可以将摊丁入亩带来的压力直接转嫁到佃户身上。
第二,一切的地方政策,都要依靠地方官吏施行。如今本朝虽说经过父皇的治理,吏治有所缓和,可形式依旧不容可观。
再好的政策施行下去,层层加码之下,也会变了味道。”
“不错,关于此事,早在十年前,景瑜这小子便已经在折子中向朕陈明。
只不过他和朕很默契的暂时压下了这个问题。因为对于那是的朝廷来说,这一切还太过于遥远。
反腐反腐,越反越腐啊……”
薛虹曾经说过一句话,令隆庆帝至今记忆犹新。
灭火灭其源,撅树撅其根。制度一旦出现问题,越反腐,对方腐败的越狠!
就如同历史上清朝雍正施行摊丁入亩等等一系列政策后。
确确实实是给清朝续命了,但百姓的生活并未因此而变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变的更糟糕了。
为什么??
因为清朝的做法是将杂七杂八的赋税都归入田亩税里了,减少了税收的种类,也确实扼制了地方官员盘剥的机会。
可问题就在于,清朝中后期将摊丁入亩玩成了中央外包地方的任务。
举个例子,某某县,有地十万顷。
那你这个县令就必须给我收上来十万顷的地税。多了少了我不管。只要你完成任务就行。
然后,搞笑的地方就来了。
地方官员和大地主开动他们那个欠开瓢的脑袋一琢磨:对呀!!给足国家的,上够上司的,那剩下的不都是自己的吗??
国家把税收摊我的土地里了,那我再把这部分税收摊回给泥腿子不就行了?
老子加租!以前一亩地,租金二钱银子,现在老子要四钱!
那个武大啊,你们家想不交税可以啊,让你们家潘娘子……过来陪我嘿嘿嘿……
啥?你说你有个弟弟叫武二?哈哈哈,那当我没说过。
如果地主心情好,只是把赋税简单的摊回佃户头上也就罢了,如果心情不好,一亩地的地租我要你八钱!
谁有意见?谁敢有意见?
绕了一大圈子,好不容易施行的摊丁入亩,反而把百姓的负担加重了。
一开始,清朝也确实发现了这个问题,也试着想办法解决。
但清朝这个朝代就很特殊,本就是以少治多。自己家里内部也不团结,亲戚也勾心斗角。
加上外部压力日益增大,以及后来的皇帝远没有前几位的魄力那么大。
最后清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