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每次回到自家门派,
都免不得跟自己师傅辈的那些老前辈们唠唠叨叨
:
“不必每次出去访友
,都要不厌其烦,言说贫道玉玑子资质如何如何了得,运气如何如何逆天
,本事如何如何高强
,再如此吹嘘下去
,别说吾如何逆天,就是天王老子来,
面对如此多磨难
,含恨而终不远矣。
家有神物,
你们不老老实实,害怕有恙,紧紧张张捂住闷死,
反而像小儿执金一样到处炫耀
,这是怕咱们门派不够衰微是吗?
若是觉得小道我玉玑子死的不够快
,不够惨,你们下次出去吹牛的时候,
不妨说我有大帝之姿算了。”
也许被玉玑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大道理说服,
自此以后,
这帮老家伙们,再也没有跟老友们到处追嘘:
“吾观有麒麟子,当兴”
这类捧杀话语。
不过随着日后玉玑子,在红尘滚滚中磨练得多了,一些人情世故
也是经历过不少。
也是心有体会知道自家长辈们,之所以到处吹嘘他怎么怎么样
了得,不过是想借助其他各门各派中的精锐弟子来磨练一番
,知道这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
道理,
省得稍有些机缘就将尾巴翘上天去。
也到知道他与同辈者互相切磋时,
在一些见不到的地方,
会有自家长辈在暗中保护
,默默关注
。
心思不外乎不让白白浪费一块璞玉,就如《红楼梦》中那衔玉而生,贾宝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