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裹着槐叶的湿香漫进柴房时,上官鸿煊正弓着腰磨斧头——青石上的刃口亮得映人,蹭过石面时溅起的火星,落在柴堆最底层那根带疤的青冈柴上,柴纹里嵌着的干菊瓣被火星烘得微微发脆,像去年封瑾寒劈完柴,随手往柴堆扔了片晒透的菊瓣说“留着当记号,下次好找引火的”。君瑞蹲在旁边递水布,指腹敲了敲那根柴,指节蹭到柴上的旧痕:“劈成小段当引火棍,燃得慢还不飘火星,刚好控四十度的火——去年你嫌封哥劈得太碎,他还说‘烘菊要细火,柴碎才好控’。”
上官鸿煊抬手蹭了蹭斧刃,声音沉得像柴堆里的青冈木:“知道,他劈的柴我都码在最里面,没动过,就等烘菊用。”
“舒乐哥!你看这个!”洛千羽抱着小耙子跑进来,裤脚沾了圈草露,鞋边还挂着片碎菊瓣——是坡下那丛矮菊的,他早上蹲在那儿捡槐叶时蹭的。少年举着片带露的槐叶凑到竹筛前,叶脉支棱着,像极了他念叨了几天的“小扇子”:“你看这脉多齐!凑上昨天鸿煊哥给的,就差两片了!我就看看,不碰瓣子!”
南凌风跟在后面,伸手帮他抖掉槐叶上的露水,指腹蹭过少年卫衣上的草屑,还顺便把他鞋边的碎菊瓣摘下来往竹筛里放:“看也离远点,露水飘到菊瓣上,烘的时候又得晚收半个时辰——上次你沾了露水的菊瓣,封哥烘到半夜才敢收,怕潮了串味。”
话音刚落,灶房方向就传来慕容雪的声音:“张婶送桂花来了!说混在新菊里烘,香得能飘到坡下!”她拎着布包进来时,桂花的甜香裹着热气扑过来,布包角还沾着点桂树的碎叶——是张婶扫院角时特意摘的新桂。“张婶还说,这桂花是今早太阳刚出来时摘的,带着点暖气,混菊里烘完,喝着都带太阳味!”
顾逸晨正扶着林熙言往烘房走,林熙言怀里抱着药书,书页被风吹得翻到夹野菊的那页,他指尖按在页边,指腹蹭过纸角的卷边:“封哥去年写的注在这儿,说要一层菊一层桂花铺,最上面盖槐叶保湿——当时他写的时候,砚台里还泡着朵小菊,墨都带了菊香,写出来的字都软乎乎的。”
顾逸晨刚要去搬竹筛,见林熙言踮脚想够灶台上的粗瓷杯,赶紧伸手扶住他的腰,掌心贴在他后腰的衣料上——去年林熙言摘菊踮脚崴了脚,之后只要过坎、踮脚,顾逸晨总先扶着:“忘了?上次摘菊踮脚崴了脚,肿了三天,我来。”
杯子递过去时,他特意转了转杯底,让那个“封”字对着光,刚好映在药书“白菊润燥”那行字上。
林熙言盯着杯底笑:“这字虽歪,看着倒比镇上买的新杯子顺眼多了,总觉得握着暖。”
顾逸晨也笑,指尖碰了碰杯沿:“他要是知道你这么说,回来肯定乐着找块好竹片,再给你刻个正儿八经的,保准不歪。”
烘房的火道渐渐热起来,慕容雪蹲在竹筛前铺菊瓣,指尖避开沾露的瓣尖,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似的:“花心朝上摆,等会儿翻的时候退着走,别踩了筛边——封哥去年教我的,说花心朝下烘会蔫,不好看,泡在茶里都耷拉着。”
洛千羽举着小耙子蹲在旁边帮忙,耙齿刚碰到筛底,突然指着筛缝喊:“是我去年编坏的竹丝!当时封哥还笑我编得像条扭扭虫,说要留着当‘反面教材’!”
宁舒乐捏起竹丝,指腹在毛边上顿了顿——竹丝上的菊粉还没掉,是去年封瑾寒用竹胶粘在筛缝里的。正想着,忽然听见烘房外传来张婶的笑声,裹着风飘进来:“小封寄的包裹到了!刚从镇上取来的,还带着槐叶纸的香呢!”
包裹是用槐叶纸包的,纸角被磨得软乎乎的,是封瑾寒惯有的包法——他总爱把包裹角揉软,说“这样不容易刮破里面的东西”。拆开时先掉出片干菊,瓣尖沾着点青冈柴的灰,比去年晒的颜色深些,还带着坡上的潮气。
洛千羽伸手要接,南凌风先按住他的手:“别碰灰,擦了再拿——封哥肯定是劈柴时顺手夹在包裹里的,怕你嫌灰脏。”
洛千羽乖乖等着擦灰,眼睛却盯着里面的菊谱:“南凌风哥,你看封哥画的雏菊!连我上次掉在篮沿的那片碎菊都画上了,他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南凌风帮他擦干净干菊,往篮沿上插:“他记着你每回说的小事呢,你说要给张婶凑菊谱,他就每朵都画得跟真的一样。”
洛千羽抢着翻开菊谱,指尖在纸页上蹭得沙沙响,翻到画雏菊的那页,突然跳起来,裤脚扫过竹席上的桂花:“这朵跟篮沿那朵一模一样!连瓣尖的露水都画了!”
南凌风伸手把他按回竹席上,帮他理了理干菊的瓣子:“别碰,等封哥回来,让他看你凑的四片槐叶书签——他信里说要等你凑齐,才指太阳给你看。”
洛千羽这才低头,对着烘房的火光找太阳印子,找着了就拍手:“找到了找到了!像个小橘子瓣!封哥画得真好看!”
顾逸晨帮林熙言把信笺夹进药书,刚好压在野菊旁边,信笺的边和野菊的瓣对齐了。林熙言摸了摸信笺上的菊痕,指腹在“霜降前回”那四个字上顿了顿,抬头见顾逸晨往火道里添青冈柴,火光映着他低头拢火的侧脸。
“你添柴的样子,跟封哥去年一模一样,他当时还说‘添柴要轻,不然菊香会被火星惊着’。”林熙言笑着说。
顾逸晨回头,把刚在火边烤暖的粗瓷杯递给他,杯沿飘着朵小桂花:“等他回来,用新烘的菊泡茶,加两勺张婶送的糖——你上次说桂花糖配菊茶最暖,他信里没说,但肯定记得,他记你的事比记烘菊的火候还准。”
秋雨不知何时歇了,霜降的风裹着烘房的菊香飘进来时,洛千羽举着四片槐叶跑过来,叶脉在光下看得清清楚楚,他还特意把槐叶摆成小扇子的样子:“鸿煊哥!凑成小扇子了!你看这脉多齐,比去年塞给南凌风的那片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