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那破地需要这么精锐的部队吗?
不需要!
这是将领在给赵匡胤表忠心。
官家,快派您最信任、最精锐的部队来监视我们吧。
至于赵光义会不会投辽……
呵呵,那混蛋玩意儿因为天幕出现,名声已经臭不可闻。
要投了辽,他真就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所以,赵匡胤也没过多安排。
只是吩咐人准备好粮食,从禁军中抽调了部分人手,运去倭岛。
并带了个口谕:朝廷以每次运回的金银铜铁、奴隶数量,按比例运去粮食。
~~
宋皇不惊,辽皇更不惊。
此去之人,虽是贵族家中不受宠子弟。
但不受宠只是相对来说,因为他们能力较差,所以家里不给太多资源。
但他们不论是权势还是生活,都比一般大臣过得好。
派他们去就是镀金,也告知了他们。
只要在倭岛搞出功绩,回来就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安排官职。
大辽被宋国打败的可能性,都比他们投宋的可能性大。
因为他们文不成武不就,才被派去镀金。
这群人即便投宋,宋皇能给他们什么好待遇?
无非给个爵位当门面,实际的金银、权势,一点都没有。
没事就拉出来,恶心一下大辽。
大辽在,他们多少还有点用。
大辽没了,他们能寿终正寝就不错了。
所以辽皇一点都不担心,随便他们搞。
并嘱咐他们,使用攻心计。
和宋军和平相处,展现大辽气度。
辽人、宋人,归根结底都是华夏人。
宋辽之争,不过是兄弟阋墙。
并不是异族与华夏之争。
士兵们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将来大辽入主中原的阻力就没那么大了。
毕竟,辽人宋人,皆是华夏人。
宋辽之争,不过是兄弟阋墙,何必打生打死?
无非天子从赵官家,换成刘皇帝罢了。
~~~
海的那边,宋辽海军勾肩搭背,载歌载舞。
海的这边,两位帝王隔空对望,心照不宣。
唯有倭岛,狗声鼎沸,佛号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