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鋹恶心就恶心在,他既不像南唐李煜,也不像吴越钱俶。
吴越钱氏,一直很识时务。
各个割据政权先后称帝,吴越一直接受册封,只称王。
新罗、渤海国等海外诸国皆接受钱镠册封,尊其为君长。
天幕出现后,吴越纳土归宋。
归降之前,还清查了一波贪官污吏,将土地、金银一并充入国库封存。
并且因海外之国尊其为君长,所以理论上赵匡胤成了新罗、渤海等国的爷爷。
这么识时务的人,宋皇当然好生相待。
李煜也识时务,查贪官抄家,收入国库,纳土归降。
因为识时务,更因为那不知真假的小周后之事,赵匡胤也善待了李煜。
李煜自从归降,也不写伤感诗词了,没事就来两首诗词夸赞赵匡胤。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
人家又给钱,又给地,还为你歌功颂德,就没必要欺负老实人了。
但刘鋹就太气人了……
他倒不是不给国库的钱。
而是南汉国库不仅空空如也,还特么倒欠一屁股债!
赵匡胤看到刘鋹表示要“上交国库”的奏表时,直接气笑了。
合着朕一文钱捞不着,还得替你还债?
他派使者暗示刘鋹:你学学李煜、钱俶,先进步一下,抄几个贪官,把国库填满了再降。
刘鋹两手一摊:“我没可用之人啊!”
“满朝文武全是贪官,军队上欺下、下欺民,我让谁去抄?”
“让贪官抄贪官?第一个死的就是我!”
使者忍住骂娘的冲动:“就没一个清官?隋炀帝手下都还有几个清官干臣!”
刘鋹一脸诚恳:“您说说,正常人谁愿意自宫当官?”
“不是贪图富贵,谁干这缺德事?”
使者还不死心:“那女官呢?”
刘鋹翻了个白眼:“您让女官带队去抄军阀、士绅的家?”
使者:“……”
使者知道自己气糊涂了,深吸一口气,又问:“内帑呢?”
刘鋹理直气壮:“国库都亏空,内帑早花光了!”
“宗亲总有钱吧?”
“有资格继位的全被我宰了,钱也花完了,就剩些古董、女人,官家不嫌弃的话……”
使者被气的说不出话。
虽是岭南小国,但掌握海上贸易,被你玩的国库亏空,你特么还很骄傲?
这哪是国主?
这特么分明是滚刀肉成精!
使者处理不了,如实上报,让赵官家操心吧。
南汉要投降大宋之事已传得天下皆知,赵匡胤既要脸又要名声,硬打是打不了了。
最终,大宋君臣翻烂史书,终于从某本唐代笔记中翻出一桩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