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霍去病与司马相如越想越亏。
一个收益全没,一个收益差点被吞。
二人遂与各大股东商议:收益勿分,全部投入,造大船、募人手、研科技,以图更大回报。
所有股东同意,并表示若收益不够,可再注资,顺便稀释某“不要脸董事长”的股份。
当然,不管怎么稀释,董事长的位置永远是某人的。
刘彻得知后,气得又揍了南越王子一顿。
彼其娘之!
朕的收益没见着,没收的钱也没见着,现在反倒要朕再掏钱?
绝无可能!
但刘彻也不愿意股份被稀释。
倒不是怕股份太少了,说话不管用。
朕身为皇帝,大不了掀摊子呗。
主要是收益,股份越少,收益越少。
航海集团威胁到皇帝,可以掀摊子。
但皇帝不愿意继续投资,导致自己股份被稀释、收益变少,因此抢钱掀摊子,皇帝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嬴政都干不出这样的事!
但让朕出钱是不可能的,朕没钱!
动用国库的钱,收益理应属于国库,大臣们能分万分之一给朕,都算他们有良心。
故而,投资只能用自己的钱。
但刘彻第一次投资,就是以名义加动用罪犯修船做工入股的。
想让他出私房钱,门也没有!
于是刘彻故技重施。
被判流放、鞭刑等处罚的罪犯,统统改有期徒刑,送去造船厂。
至于那些要被斩首的,刘彻也没放过他们。
这不是还没到执行死刑的季节吗?
全给朕造船去!
死刑犯中,犯谋反、大逆、不孝等遇大赦天下亦不赦罪者,在造船厂表现优异,允许其家人送一女,为其留后。
天下大赦可赦罪者,表现优异,可转为死缓。
就像后世一样,缓两年。
这两年表现优异,便可转为永久监禁。
后续表现优异,还可以根据表现,由朝廷进行婚配,让他们娶妻生子留后。
表现突出者,可娶汉家女。
次一等,朝鲜女,虽然还没攻占,但已经在刘彻计划中了。
再次一等,越、蛮、胡等蛮夷之女。
最后一等,倭女。
如果连娶最后一等女的资格都达不到,也别想什么娶妻的事了,自己用手解决吧。
当然,每等中又分两等。
第一等为良女。
这种全凭自愿,朝廷会把这些罪犯工人的情况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