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目前是造不起来的,所以也只能无能狂怒,搞点小动静。
而这种人以故土新归之地、刘必烈老家,以及额头有通天纹的居多。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想象中会闹事的某地,反而风平浪静。
因为上层被摁得老实,下层刚从“鬼”变成“人”。
他们念叨着一句话:
“金珠玛米是他的兵啊,他是大太阳菩萨啊,他的手一指,他的兵就越过万水千山赶到了。解放啊,解开了放了。”
华夏就华夏呗,大唐时候文成公主就来了,咱们早就是一家人。
更何况,只要是他说的话,他们都愿意听。
虽然这种毫无底线的崇拜并不健康,但客观上,那地方反而没乱。
当然,这也和阿苏、阿华、小美一起盯得紧,给阿英找了事做,让阿英没办法在他皇冠上的明珠那儿使坏有关。
对于这些闹事的,朝廷也没有直接镇压。
只要没有违背法律,要发牢骚就发牢骚吧,反正已经有解决办法了。
多年前那场战争,阿苏和我们损失都惨重。
不同的是,我们人口基数大,尤其是主体民族体量庞大,只要社会稳定、有饭吃,慢慢就能恢复过来。
但阿苏家,主体民族损失太狠,到现在也只能说勉强缓过气。
阿苏就算鼓励生育,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见效的。
阿苏家是个大家庭,多个兄弟或自愿、或被自愿凑在一起过日子。
老大不行了,小弟们虽然没能力分家过日子,但都想多要点权利。
毕竟你老大家,人丁不兴旺了嘛。
于是,阿苏、阿花一拍即合。
阿苏需要人口。
虽然这些人口不是他的主体民族,但他可以把人安排在不同兄弟家里,掺沙子嘛。
正所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阿苏家的常态是:越稳越乱,越乱越稳。
只要兄弟家里不太平,阿苏老大的位置就坐得稳。
这就是阿苏版的“相对论”。
而阿华也乐意把这些人口迁走。
真以为离了你们不行?
知不知道什么叫“移民戍边”?
只有主体民族在边疆扎根,中原才会稳当。
尤其是川、贵这几个难兄难弟。
虽然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但这个天府之国特指成都平原。
你离开成都平原看一看,山高、地少,关键人还特么多!
正巧没有好办法解决,那就移民戍边。
虽然不能当地主,但在边疆能分到比内地地主还多的地!
中国人对土地的执念,是刻在骨子里的、打娘胎里就有的。
一时间,家里人口多的,要么留老人和一个兄弟在家里,要么全家齐上阵,纷纷登记,就等着移民戍边。